(四百六十四)
陈艺志便站在原地,脸上也浮现出客气的笑容,等着那个人。
他整个人如同置身迷宫,心底的问号是一个接一个地升起。
天色又亮了几分。晨风变大了,吹着两个人的衣摆。
年轻男子压了压帽沿,然后如同一只猛兽似的,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便大步流星地朝着陈艺志走过来。
个子虽然矮小,行动却十分迅捷。
陈艺志呆呆地看着他。
年轻男子一直走到陈艺志的面前,才哈哈大笑着,伸出一只手,对陈艺志招呼道:“陈先生,一别多年,别来无恙乎?”
一别多年?好像他们真的见过?陈艺志没有伸手,睁着疲倦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年轻男子,他的帽沿压得低低的,分明是不想让人认出来。
那么他到底是谁?他说与他陈艺志见过,可是为什么他一点印象也没有。
年轻男子看到陈艺志好像没有想起他是谁,便哈哈大笑着,收回了自己的手,一掀帽子,露出真容。
浓眉大眼,气质儒雅得出奇。但是他不认识他。
“陈先生,您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十多年前与你在船上认识的小朋友!我叫邓,你叫我小邓就好了。”
小邓?听到这个名字,陈艺志猛地睁大眼睛,看向对方,他的一颗心跳得又快又猛,只见他一双长长的凤眼炯炯有神,如同宝石般发亮,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陈艺志立马激动地伸出自己的手,陌生人也微笑着伸出他的手,两个人来了一个中南海式的握手。
两个男人的手在半空中紧紧地握在一起。
陈艺志对小邓欢喜地说道:“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哪一天忘记小邓!”当初,他离开香港,心灰意冷,是船上认识的小邓,告诉他社会主义,中国以后要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让他对生活重拾信心。
没想到,世界有时候很小很小,他们又在船上重逢了。
分别那么多年,他们两个人的那次见面,他一直牢牢地记在心里,已经成为他心上的烙印。
陌生人笑起来,看了看四周,对陈艺志压低声音说道:“陈先生这次是刚刚回国吗?”
“对,在国内呆了半个月,感慨很多。”陈艺志微笑起来,看向小邓,小邓个子小小,却十分精神,一看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
这样智慧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
而他陈艺志却老了——
岁月是公平的,它改变得每一个人。
不过国家现在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就算老了,也觉得安慰,他激动地说道:“小邓,你还记得当时你在船上说的话吗,我这次回国,去了上海,到了杭州,还回了我的老家,一个浙江的乡村,结果,不管哪个阶层的老百姓,都相信共产党,盼着共产党。”
小邓微笑着点点头,对陈艺志说道:“是啊,共产党得人心,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
陈艺志的眼里有了亮光,他说道:“我原以为国内还在开战,肯定很危险,回国前,家里人极力反对,担心得不得了,没想到,一点事也没有,现在共产党胜局己定,我这次回新加坡,就想劝说家人,让他们与我一起回国。”
小邓微笑道:“好,很好,陈先生,你这个时候回国,真是太好了,一个国家刚刚建立,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陈先生现在是享誉世界的手艺大师,木雕又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你要是回国了,肯定能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艺志开心地点点头,他倒是没有想到,他选择这个时候回国,能够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什么贡献,他只是想着大哥一家仍然没有消息,他不可能一会在新加破,一会回国寻找,要想尽快找到大哥一家的消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回国安家,然后全心全意地打听大哥一家的消息,此外,国民党要败了,妹妹和妹夫怎么办,他们的孩子一直由他抚养长大,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要不了多久,妹妹会主动来找他,毕竟,最舍不下孩子的,肯定是母亲,如果他像现在一样,在新加坡,试问妹妹怎么来找他,她要看孩子,还要跑到新加坡来吗?
所以为了方便继续寻找大哥一家,为了方便妹妹早日与他取得联络,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就回国安家。
只是他也知道,回到新加破,他只要提出这个想法,第一个跳出来坚决反对的,肯定是楼家月,然后是家明,他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陈艺志看向小邓,对他说道:“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