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一)
三个孩子吃饱饭,复兴体贴地去洗了碗筷,楼家月又给他们拿了点心,泡了茶水,一家人围坐在房间里,四周静悄悄的,一轮玉盘似的明月挂在蓝色的天空。
楼家月看看这月亮,心里想,也许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月亮这样圆,说明庞三多与陈文艺要来了,他们一家也应该团圆了。
复兴抬头看了一眼楼家月,鼓起勇气说道:“舅妈——”
楼家月收回自己风筝般放远的思绪,看着复兴。
复兴看看大哥,二哥,两兄弟点点头,神情间的意思就是让复兴代表他们仨个与舅妈沟通。
复兴心里松了一口气,清清嗓子,对楼家月说道:“舅妈,今天我们三个出门买菜,都听说了。”
听到这里,楼家月一颗心紧张起来,她早先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如今三个孩子都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主意,所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弄明白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什么。
因此,楼家月定定神,把握住眼前这个机会,对复兴问道:“哦,你们听说了什么?”
复兴看看大哥二哥,看到舅妈在等着她的回答,索性咬咬牙,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她壮着胆子说道:“我们听说国民党和共产党打,打败了,现在国民党打算撤到台湾去。”
这个时候,木讷的老大问道:“舅妈,台湾在哪里?”
楼家月正要解释,聪明博学的老二立马回答道:“一个岛,比香港大,与大陈隔着海峡,还别说,国民党撤到台湾去,也算明智。”
复兴冷冷地说道:“国民党是共产党的手下败将,真没出息,如今成了夹着尾巴逃跑的狗了。”
听到这里,楼家月一呆,一颗心跳到又快又急,她心里想到,这三个孩子对于国民党好像没有一点感情,甚至语气里都是嫌弃鄙弃,那么,依此类推,他们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会有感情吗?
楼家月想到这里,心神不定。
她一直有心理准备,知道劝说三个孩子接受亲生爹娘,回到父母身边,十分有难度,现在看来,这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
看到楼家月沉默,复兴拉下脸,冷冷地说道:“舅妈,我们三个在外面听到的消息就是这个,今天早上,舅舅从外面惊慌失措地回来,平时沉稳的舅舅大呼小叫,现在想来,应该舅舅就是听到这个消息,哼,国民党失败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有什么好奇怪的,舅舅失态了。”
听到这里,楼家月双肩一震,如同晴天霹雳,想着小复兴好聪明啊,她居然知道陈艺志从外面回来大失惊失色是因为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更让她意外的是,复兴嘴里的对国民党的各种看不起。
楼家月心乱如麻,她只好定定神,深深呼吸,然后努力笑了笑,看了看他们三个,对复兴说道:“复兴,中华,民族,你们三个都是好孩子,相信你们也知道,我和你舅舅,都只是你们的舅舅和舅妈。”
老大和老二点点头,复兴却深情地看着楼家月,恭敬地说道:“舅舅和舅妈虽然是舅舅和舅妈,但在我们三的心中,一直是亲爹和亲妈的存在。”
听到这里,楼家月一呆,继而一股暖流掠过心田,她欣慰地想到,这三个孩子没有白养,一个人的感情和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没想到,她和陈艺志在这三个孩子的心中,其地位居然高过他们的亲生爹娘。
发现了这个真相,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呢。
楼家月的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百般滋味杂陈。
复兴看着她,如同紫葡萄的大眼睛眨都不眨。
楼家月眼睛红了,她努力笑了笑,看了看三个孩子,对他们说道:“你们这样想,我和你舅舅很高兴,这些年,我们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是,现在看到你们仨这样孝顺懂事,我们吃的苦,受的累,也值了!”
年轻的时候,带着这三个孩子,再加上自己的大宝,从上海到香港,再从香港到新加坡,一直在逃难,创业,逃难,创业的,无限循环当中,后来大宝夭折,她又生了一双儿女。
其实摸着良心讲,楼家月也是普通的女人,在孩子的抚养过程中,她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出于一个女人的天性,她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她的关爱和精力,还是更多的向自己一双儿女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