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卫玠想方设法搜罗化尸水材料的时候,闻名天下的医尊已经回到她的医馆。
老青牛跋山涉水,连日奔波已经极为疲劳,到地儿了,李时珍先解下背后的箩筐,把牛拴进院子里,喂它喝水吃草,轻轻抚摸照顾一阵子后,才跨入医馆。
姐姐李果珍代她在医馆中给人看病,虽然开方子配药的水平独步天下,遇到普通的病症不在话下,倘若碰见从未见过的疑难杂症,还按照以前的经验来办,肯定是不成的。
然而,开医馆的大夫有几个不误诊的?
普通医馆的误诊率大约是15,而就算李果珍水平不济,李时珍平时测考时候她的误诊率大概是1100!
很低很低了!看100个人,出错一次啊!
即使这样李时珍出门前还是不放心,只出去了几日便赶回来了。
她走到前面的厅堂,也就是给人看诊的地方,发现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奇怪了,姐姐怎么不在家呢?我明明让她好生看顾着医馆的,难不成出门去了?”
桌子上放了几册书,是李果珍最近颇为痴迷的小说书。
李时珍对姐姐爱看书的习惯并无不可,只要不妨碍到医馆的工作就好临走的时候叮嘱过,每个来看病的病患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写清楚症状,用什么方子,收人家多少钱;等她回来,还要再检阅一遍,确保完全无误!
就是这么负责的人!
李时珍的口碑不是空口白牙得来的,她是真正受人尊敬,凭借努力,举世公认的神医!
李时珍开抽屉,发现不在的这些天记录总共也就十几条的样子。
外出那么久,人数少的有些不合理。
好吧,也许病人见她不在,所以不来看;出于对姐姐的信任,李时珍就没有想过漏记、少记、懒得记的可能性!
有回来。
她开始一条一条仔细阅读记录,等到全部看完,过去了一个时辰,李果珍还没到底什么事儿让她离开那么久?
李时珍觉得奇怪,始终没有察觉到压在那几本书下面的字条。
打点好了之后,她决定先开个门,恢复正常接诊。
再过一会儿太阳就下山了,估计不会有人过来看病,但身为大夫,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好病人上门的准备!
大门都是灰,下了几天雨,也没人清扫,李时珍对姐姐的懒惰脾气早已习惯,没什么怨的,9694%
拿了抹布,刚把大门擦干净,外面突然有两个官差走来,李时珍看看她们,主动道,"两位大姐,你们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用不着看病!"
那两个官差模样的女人笑着拱拱手,客气道,"多谢医尊!京城有医尊坐镇实乃百姓之福!”
说完,还不想离去。
李时珍不由奇道,"两位还有什么事吗?"
一人说道,“实不相瞒,刚才有人进了京城府敲那鸣冤鼓,递的状纸上被告写了您的名字。”
"有人告我?"李时珍大吃一惊,失声道,"官差大姐,你们可知何人告我?"
两女面露为难之色,一人摇头道,"抱歉,咱奉命行事,医尊前往公堂便知。
"不过,咱相信医尊的品行,肯定不会草管人命,坑骗患者的!请!"
她们态度很客气,做了个请的手势。
京城府管理治安与政务,府尹大人名叫罗玉,是卫瑾一手带出来的得意门生,职位比尚书低一级。
早些时候,卫瑾从木一木二那里得到情报后就知会了罗玉,所以,潘金花敲了鸣冤鼓,递了诉状,案子才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受理。
不受不行啊!
女魔头鸣冤,几百年都遇不到一次!
罗玉如临大敌。
潘金花则站在堂下,一脸淡笑,轻声细语道,“奴家还以为京城的大官会包庇李时珍呢?不错不错,真不愧是冷面无情的东皇治下,无论谁都一视同仁!"
她耐心等待,敲鼓鸣冤声势浩大,很多人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