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望沐云玔的方向看那样子,就像他一点也不知道半夜里,她曾经悄悄地出去过一样。就像夏原吉两次出手打发的偷窥者,仿佛是别的不知名的奸细,跟顾惜朝,是完全无关的。这时候,沐云玔也分不清真假了。
永平一战,天下震恐。
朝廷上下,压根也没想到李金龙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三十万大军,儿戏一般,竟然被顾惜朝土崩瓦解。
而且,李金龙趁乱奔逃,现在都还没有回到京城。
恒文帝震怒,不但把李金龙的所有家眷抓了起来,但凡所有和顾惜朝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遭了殃如果不是考虑到顾惜朝的九族第一个就是他这个同胞嫡亲哥哥的话,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下令诛杀顾惜朝的九族。
七王爷也遭了殃。
他的封地本来在南方富庶地,整天轻歌曼舞,狎妓饮酒,不胜快活,但恒文帝忽然想起,他以前跟顾惜朝曾经走得很近,怕他暗中给顾惜朝提供经济援助,首先,将他控制了。
每天,他的王府外面都有重兵把守。
除了在自己那一栋金碧辉煌的屋子里转悠之外,他连王府的大门都出不去。
但尽管防守如此严密,他还是想方设法,企图和顾惜朝联系,要这个哥哥,赶紧率兵来把自己救出去。
其他人也好不了多少,但凡动作稍微慢一点的,都遭殃了。尤其是那几大将领,近亲家属都是带走了的,可那些沾亲带故的人,压根就不知情,现在,却被恒文帝一声令下,全部抓起来了。
人质不是人质,只是为了泄愤了。
也断绝了那些将领的所有的退路,只好华山一条道,拼了。
反观顾惜朝,不但没有损伤半根毫毛,反而一夜之间壮大到了10万人的队伍。
不止如此,还有这次大战带来的可怕的连带效应那些领取了顾惜朝银子安全返乡的俘虏们,他们被俘之后,本以为必死无疑,可是,却拿了银子,毫发无损地走了。
甚至有些人还担心半途被追杀担心顾惜朝作秀完毕,杀人灭口。
直到他们安安全全地回了家,还有一点儿剩余的散碎银子,才知道这事情是真的
顾惜朝真的把他们放了。
要知道,哥们,那年头,一个县官的年薪才45两银子啊。
可顾惜朝发给他们这些俘虏2两银子,光是买大米吃的话,可以吃两三个月了人家凭啥发给你这些敌人?你前一刻还在往人家身上射箭呢!
没处死你们就不错了。
原来,顾惜朝是真的大仁大义!
绝对真的,不是假的
至少,俘虏们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当然要对这么一个活菩萨大肆地吹捧,敬拜。
这一路走,一路传扬。
顾惜朝的名声,真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般威力十足,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仁义之师的美名,一战确立。
北方豪杰,闻风而降。
昔日处在观望之中的众将领,这时候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就连那些南方稳如泰山的将领们,也暗暗地派人,和顾惜朝眉来眼去了。
所过之处,更加罕有遇到抵抗。
大家选择在这时候和顾惜朝为难,显然是不明智的。
顾惜朝一旦夺取江山,到时候清算起来,干什么吃?
除了极少数的忠臣之外,朝廷上下,都成了骑墙派。
所以,这抵抗力如何,真是可想而知。
恒文帝每日焦虑不安,却拿顾惜朝无可奈何。
当然,他也没有闲着,立即召集了自己真正的一批忠臣,铁大将军,方惜之,齐秦,黄泰等人商议对策。虽然顾惜朝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可是,这时候,和朝廷的力量对比还是非常悬殊的,毕竟朝廷掌握了天下七八成的兵马粮草,还有道义上的优势,再怎么说,反贼的大帽子,先给他扣上再说。方惜之等人,立即不遗余力地开始批判顾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