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2章;

“传令出去,给所有的大小部落,从今日开始,一切兵事都有中车令说了算,敢有违抗的,斩杀性命。”

“是大汗。”

“中车令先歇息吧,都随我回去各自的帐篷里,莫要打扰中车令。”

“是大汗。”

意志力坚定的夷男带着手下离开了,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之后,他干脆什么也不去想,倒头就睡。

一直睡到天昏地暗,睡到肚子咕咕直叫才爬起来找东西吃。

一边喝着羊肉汤,夷男顺口询问;

“外头怎么如此安静?难道是马邑城打下来了?”

“回大汗,没有呢,今日一天都有任何行动。”

“哦,不打了也行,孩子们也能好好歇歇,中车令说不打就不打吧。”

夷男摇了摇头,甩走了心里又想插手的念头。

一顿饭吃完,夷男想要出去走动走动,可是临到帐篷门口又停下了脚步。。

走回来的夷男躺下后开始自言自语;

“不能出去,要不然一群首领们又来罗里吧嗦的,还是躺自己帐篷里安生,只是苦了弃宗农那边。”

“这边不行动起来的话,李世绩就能安心应对吐蕃那些人马了。”看書喇

夷男也是非常的劳累,心里惦记着整个部落的来去,又连日奔走,不知不觉又沉睡过去……

不说边关的热闹场景,只说李世绩这边,按照惯例派出骑兵回去报信,汇报战事。

一路上的驿站不停的换人换马,最后一站是长安城外四十里的最后一站。

大清早卯时过半,最后一站的传令兵接过了战报,戴上插着红色羽毛的头盔,骑上战马奔腾疾走。

肩膀上两只哨子发出刺耳的声响,数里外就能听见。

看守城门的兵卒早早的清理出来道路,准备进城的百姓们自觉的靠在城门口两边等着传令兵过来。wΑp

没多久,背插红色令旗的骑兵如旋风一般冲进城门里,直奔皇城而去。

骑兵一路经过皇城大门,并不下马,路上就有专门安排的禁军传话;

“皇帝在太极殿内。”

“可去太极殿上。”

“好!”

“驾,驾驾……”

传令兵一路骑马到太极大殿门口才下了马,左手拿出军报,右手取下背上血红色令旗,小跑进太极殿。

“报……”

“报皇帝陛下,呼……”

李世民正坐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听下头的群臣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听到竹哨的那一刻,他就按耐不住了。

太极殿上也都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传令兵的到来。

边关有吐蕃和薛延陀的大军四十多万,另一边还有吐谷浑那些兵马作乱,朝廷里所有官员都不约而同的结束了派系之间的所有争斗,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尤其是大厦将倾的时候,汉人开始团结起来了。

尤其是前天的落报,马邑城的守军阵亡了两千多人,如晴天霹雷一样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对峙了许久的场面终于被打破,敌人终于开始攻城了。

天下百姓的心,都被小小的马邑城提到了嗓子眼儿!

正厅里的文武重臣,都在心里暗自佩服,倘若自家那些崽子,被这铁面李侍郎如此逼迫。

定是脸红脖子粗,难以下台,却不想这李家大朗,如此对答如流,一番言语,说的是滴水不漏。

以君子之论,将言不由衷的尴尬局面,给圆了过去,又借孔圣人之名,将无知自大,与谦恭君子之风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不用辩驳,就让所有人自然明白了谦恭的必要性!使人一目了然。

这李家大朗当真是非同一般,居然将李侍郎的咄咄逼人,轻松的化解于无形之中。

非但如此,反将这不软不硬的钉子,又给送了回去,真是妙哉!

李绩的脸终于不再继续黑下去,露出难得的微笑: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谦恭有礼,孺子可教也!”

旁边的李靖也点了点头:

“不错!可堪造就!”

早已经结束了抬杠的程咬金,也凑了过来:

“那是,我家大兄的书房里,可是满满的书籍,又请的是蜀中大儒,来教导的这孩子,岂能不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