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可能现在并不合适去参观,那里的学生现在正在罢课,而且有不少的学生显示出了过激的举动,我们怕威胁到大人的安全。
罢课?高尔察克有些头疼,这帮学生就这么支持工人们么?非要和帝国对着干?即使是这样高尔察克还是想去看看。
虽然波罗的海舰队总部就设在圣彼得堡,但是高尔察克因为是海军大臣所以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呆在莫斯科,没事闲的陪着沙皇出去出访,然后给太子殿下传授海军知识什么的,前往圣彼得堡的机会也很少。
圣彼得堡海军学院,是俄国最早的军事学院。
1715年在迁至彼得堡的莫斯科数学与航海学校航海班的基础上组建。为正规军事学院。
开办时有学员300人。设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天文学、航海学、海上测量、炮术、筑城学、军事地理等课程。
学员需参加舰队海上航行,并到海军服务。学院为俄国培养了许多海军军官和航海人才。
18世纪中期沙皇政府加强贵族统治,专为贵族子弟创办一系列贵族等级性教育机构,学院遂改建为俄国海军士官学校。
不过现在还是改回了圣彼得堡海军学院,其地位就是波罗的海舰队的灵魂。几乎所有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成为了波罗的海舰队的基石。
或在舰船上服役,或者在舰队司令部服役。
而且在圣彼得堡,海军的地位是远远高于陆军的,和现在我们的青岛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靠海军发的家。所以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可现在,这所海军院校的学生竟然都罢课了,这等于是在撼动波罗的海舰队的基石。
车队很快来到军校的附近,隔着老远,高尔察克就听到了校园内传出的口号声。几个军校的干部从不远处在随从的陪同下来到高尔察克的车前。
校长阁下,我希望您能解释一下,学生们为什么高举着牌子和外面的暴徒一样在那里喊着口号。
几个来的学校方面的人之中,就有圣彼得堡海军学院的校长,既然是海军的人,那么高尔察克自然也都认识,要知道每年的任命命令都需要经过他的手再下放出去。
校长急地满头大汗,火急火燎地凑到跟前道:
还不是那些学生同情工人们,这也不能怪我啊大人,不像是莫斯科的学校,我们这里学员的出身大多是普通人,对他们有自然而然的好感。
高尔察克握了握拳头,前压下去自己内心的愤怒。
要不是知道这个胖子的教学能力和海军史撰写水平相当了得,自己现在就一拳头打到他的肥脸上。
既然如此,那就进去看看,他们不是有话要说么,让他们亲自跟我说!
此时的校园内,几个教师和宪兵正在竭尽全力劝说学生们停止现在的游行,最起码等到海军大臣走了行不行。职员们几乎都快崩溃,要让海军大臣看到这种场景,自己的饭碗就丢了。
学生们此时并没有和大多数教员一样穿着呢绒的大衣,而是穿着蓝白相间的海魂衫。
这件衣服就是俄罗斯海军的代表,不管在什么时期,当敌人看到穿着海魂衫冲锋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时候,无不肝胆俱裂,弃甲而逃。
我们就是要那些坐在庙堂之上的统治者们看看我们的决心!既然他来了,就让他好好看看!
听到教员们这么说,带头的学生们反而更加兴奋呼喊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呼声终于得到了上层的回应,他们派来海军大臣就是要与他们达成妥协的。
所以,当一行人走入学院大门之后,口号声震耳欲聋。
而高尔察克则是非常淡定,淡定到从自己的腰间抽出了自己的配枪。
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的随从和校长赶忙冲过来要阻拦。
这是要枪毙带头学生啊!对于现在的情况,使用暴力就等于雪上加霜。
不过还没等众人冲上去,高尔察克就扣动了扳机,一时间校园之中陷入了绝对的安静,所有的学生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看向高尔察克。就连随从们都在原地呆若木鸡。
没有人受伤,手枪的枪口指向着天空。
同学们!你们是干什么的?
面对着高尔察克的发问,中学生面面相觑,然后站在最前面的学生答道:我们是海军学院学生!
学生最应该干的事情是什么?而你们又在干什么?如果你们想现在加入到游行的行列之中,那么你们当时考取学校干什么,为什么不从了父母们的意愿,学一门手艺安安心心养家糊口?
鸦雀无声,因为高尔察克只是在阐述事实罢了。
这些海军学生怀着一腔热血告别了亲人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进入学校,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为国尽忠罢了。
已经有不少的学生开始低头沉思,因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却是和普通人无异。
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就算是现在的统治者不能做出改变,我们也应该寄希望于他的继承者,好好完成学业站到他的身边,辅佐他改变这个国家!
这时,在远处的学生们已经从四处聚拢过来听着高尔察克的演说。
那大人,我们有机会站到他的身边么?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一个询问的声音。
这里的他就是指太子尼古拉。
能!为什么不能?我们是海军,我们是帝国的基石,现在的海军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并且逐步提高待遇水平。那些印刷厂、钢铁厂,都会成为相关企业,终有一日福利会达到我们大家都互相满足的地步!
没有一个国家会放纵扰乱秩序的人,你们的举动很难让政府和工人达成妥协。同学们!同学们!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然后毕业,成为一名正直的军官!
高尔察克笑了笑,要知道我们这帮老东西将来的位置可是要让给你们啊。
这句调侃,惹得在场的所有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