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数百年以来在进攻我们中国这件事情上已经无数次碰壁,日本内阁就算是在占领朝鲜之后,都不敢轻易跨过双方的底线,这是我们翻盘的最好时机,只要稳定住满洲之局势,暂时利用他国的帮助制衡日本,就可以再稳定发展至少二十年!
那您怎么觉得那些列强会帮助我们?而且又有哪为列强愿意帮助我们?
李察微微一笑,事在俄国。
那人摆了摆手,笑话,你怎么知道俄国人会帮助我们,况且说句不中听的一个战败国能干点什么呢?
就在这时,一个异样的声音在桌子一旁响起。
这位小伙子的观点有点意思。众人抬眼一看,只见一位穿着华丽,鹰眉魁梧的男人凑在桌子边上。
几个人立刻站了起来,一哄而散。
自古以来,京城这地界里,没有几个人敢随便讨论政治,尤其是在茶馆之中,尤其是清朝末期和民国。今天这几个人也是和这位年轻人讨论的开心,不久之后就吵了起来,可这一旦有外人前来插嘴,尤其是这样一个穿着华丽的魁梧男人。
让人不禁就能联想到官府的人。
刚才与李察讨论的人走到了茶馆门口,转过头来见李察还没走,有一些担心地看向他,但是自己身边的同伴走上前来刚忙拉住自己往外面走。
马褂男叹了口气,只得在心中祝愿这小子没有什么事情。
小伙子,你刚才的那些论段我都听到了,不过有一点,我们不能一味地借助外国人的帮助啊。
李察站起身来作揖行礼,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不必如此多礼,我姓吴,叫我吴先生或者是老吴就行了。
您好,吴先生,虽然我们中国人要自强,但是有这个现成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吴佩孚第一次审视起这个年轻人,一看不要紧,这人的长相吓了吴佩孚一跳。
这哪是个中国人,一眼看过去差点误以为成那些西洋人。
这阁下怕不是从西北来的人士?吴佩孚小心地问道。
李察一想。硬要这么说倒是没有什么错,自己确实是西北来的,那这么说自己也不算是撒谎。
神了,吴先生,确实如您所说我来自西北地区,而且是来自边境地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几乎都是在讨论国家大事和亚洲、世界的局势,不管讨论什么事情,李察总能说出让吴佩孚高兴的话。
更有甚者,吴佩孚曾经试探地问道:您觉得,当下的吴佩孚将军如何?
如果可以拿出来一位历史名人来和他相比的话,那么吴将军就是当代的于谦,于廷益。虽然吴将军曾经自比文天祥宰相,但说到底未能解决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吴将军完全可以成为力挽狂澜,救时宰相!
好好好,我也觉得吴将军可以如此。吴佩孚一脸平静地说道。
其实李察一早就跟踪起了吴佩孚,这个决定也是在自己那一天亲自前往吴佩孚住处之后下定的决心。
当时,李察一行人站在门口,等待了一个多时辰,而吴佩孚只是回了六个字:不与洋人为伍。
李察只能出此下策,一路跟踪并在吴佩孚之前进入到茶馆之中假装和他人讨论时事政治。
好好好,今天聊的属实痛快!好久没有这么好好地与有识之士探讨了,不知道阁下有没有兴趣来到我府上为我工作?
闻此,李察赶忙站起身来向吴佩孚拱手道:早就觉得大人不是一般的人物,还请赐教!
哈哈,谈不上什么大人物,只是有个稍微有名气的名字罢了,本人姓吴,名佩服,字子玉。说完吴佩孚看向李察。
吴大帅!
嘘嘘嘘,小点声。吴佩孚赶忙做噤声状。
不知先生有没有兴趣去我那里,做一个食客,每天与我讨论国事,如何?
李察起身往后退了一步,行礼说道:多谢大帅的好意了,但我不能接受,我们路不相同。但是我相信我们还是有机会再见的。说完就快步疾走离开了茶馆。
吴佩孚几次想要起身挽留,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等到李察走后,才惋惜道:如果我们国家都是这样的青年,难道我们的国家还会落入到如此地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