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翎发现自己只要沉下心,就好像抽丝剥茧一般,把对方看得彻彻底底,甚至是对方毫无动作表情,也有着一种奇异的看透感。
这是苏翎首次发现他有这种能力,前世自己有这种感觉,那还是当老师的时候,能看透学生的小心思。
但能看透学生小心思这种事,一般老师都会,不仅仅是老师会学一点心理知识,也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老师们也都经历过,都知道孩子们心里大概所想。
可现在不同,苏翎居然能看透银行业务经理这种人精,难道是因为自己重生了一次?
这时,苏翎还没有太在意这种感觉,看到两人目光相对,他也是默默收回了打量倪伟的目光。
苏翎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活了两世,心理年龄远超表面,再加上教师职业和前世少年丧双亲的悲痛经历,让他有了一种敏锐的第六感。
这不是特异功能,而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只是有的人慢慢忽视导致这感觉泯灭,或者是不常用导致其迟钝,又或者是只有偶尔的灵光闪现。
苏翎不同,他似乎是将这种感觉具象化了,想用就能用。
当然此时的苏翎还不知道自己发生的变化,他也是在往后的商业谈判中才渐渐的发现了自己这种强大的感觉。
不过苏翎并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他已经很少出面应酬谈判了。
此时,苏翎收回目光后,倪伟也渐渐轻松下来。
倪伟也算是奇葩,对比普通人来说他的感觉能力算是突出的,毕竟常在大厅待人接物,磨练了出来。
一般人即便被苏翎看透,恐怕也不会感觉到,更别说像倪伟这样,都已经出现了不适症状。
这时,黄涛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纸包,看样子比舅舅的行李包小不少,大概是十万左右。
舅舅看到黄涛走进来,笑着说道:“老黄,去这么久就取这么点出来,你黄老板胆子怎么变小了。”
黄涛摆摆手,“比不了你,最近我在做一个生意,钱全投进了。”
“什么生意?”舅舅问道。
老黄咧着嘴嘿嘿一笑:“那能告诉你?”随便打了个哈哈把这事揭了过去。
倪伟看着黄涛也取钱回来了,站起身来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说道:“好啦各位先生,现在说出你们要买多少股票认购证吧。”
舅舅拉开拉链,一摞一摞的往外拿钱,嘴里还抱怨着:“可是能拿出来了,我说你们银行什么时候能跨地取款取多点。我买十五万的。”
倪伟脸上的失望一闪而过,他还以为何俊宁要一口气买三十万的,说实在的他还是把何俊宁三人当土财主,以为他们只是来倒买倒卖股票认购证的。
“好的,何先生。十五万元,三十元一张股票认购证,五千张。”倪伟把钱收拢过来,隔着桌子就像是一个赌徒在收拢赌资。“请问何先生还有特别要求吗,比如说要买哪一号的股票认购证。”
舅舅摆摆手:“不需要,我不信这个,就来五十套百连号就行。”
倪伟点点头,然后看向黄涛。
黄涛把手中的纸袋推出去,“九万,三千张,我也要连号的。”
倪伟和黄涛比较熟了,开玩笑道:“你一个平常买彩票的人,现在不信号了?”
黄涛点上根烟:“管它呢,到时候选了号没中更闹心,还不如跟何兄一样全要连号来得爽快。”
最后,倪伟把目光投向沈长鑫父子,但眼神若有若无的有点躲避苏翎。
还没等他开口,沈长鑫就拿出一个塑料袋包着的报纸块,说道:“一万五。”
“好。”倪伟把钱收过来,蚊子再小也是肉,今天他的代理费已经比前一段时间总和还要多了。
收了钱,双方也不需要签什么协议,就连买的股票认购证都是白板,意思就是没有署名。
这虽然有那么一点不符合要求,但是能卖出去就不错了,上面的证券公司对这个查的不严。
一开始股票认购证还只允许申城人购买,造成了财富上的不平等,后来证监会说“股票是全国的股票”,于是才取消了地域限制。
也正因如此,九二年的股票认购证对全国开放,造就了大批的“二代股民”。
倪伟出门去拿股票认购证,顺便把钱入账,苏翎随便的在大厅内转悠着,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后来只能在电视里感受到的气氛——九十年代大都市的大银行。
这时候已临近过年,银行里并没有什么办业务的人,只剩下几名工作人员值班,再加上倪伟这样专门负责股票认购证销售的。
“哐!”
银行大门被猛地推开,苏翎一个激灵下意识地闪躲,他以为遇到抢银行的了。
只见进来一名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的青年男子,面容消瘦带着一股子阴戾的气息。
一名女银行工作人员凑上去,带着标志性的微笑问道:“先生,请问您来办什么业务?”
那男子也不说话,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纸币大小的东西,没好气的说道:“怎么,你们看着这东西卖不出去了,就拿出来忽悠老人?”
他语气陡然变得更加愤怒:“告诉你们,今天要不把这个给退了,我就去告你们,也不看看我在哪上班的。”
说着,掏出来一张工作牌一亮,“今天不把这事解决,我绝对会把这事捅上去,处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