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3章

整个防御矩阵,象一个鬼域。

唯有伯乐,看起来非常轻松。

伯乐的判断是,整个防御矩阵,没有接受到装弹药的命令,但防御命令,依然被执行,这就有不断的警告。

原始的防御命令被执行着,但是防御弹药没有安装,也就是说,有很长一段时间,防御矩阵没有收到过来自地球,或者说来自赫歇尔城的指令。

没有接受到命令的时间,超过了一千年。

为什么会这样?

人已经不在了。

或者,人褪化了。

苏翎坐在船长座椅上,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地球上的人类,已经褪化了。赫歇尔城的人类,也褪化了。

“给赫歇尔城发降落请求,请求降落空港。”苏翎说道,“乐琪,调出赫歇尔城的空港资料。”

赫歇尔城,一座35平方公里的人工城市,城市成狭长三角形,最多可容纳十二万人。

最高的居住纪录,为5,61万人,常住人493万人;赫歇尔每十六个小时,绕海王星公转一周,这个速度很快。

城市拥有三层穹顶,穹顶与穹顶之间,还有一套独立的空气系统。城市东侧狭窄的尖角上,图灵山耸立着,每天早上,阳光会从图灵山顶上一点点渗入城市,照进赫歇尔城。

人类需要仪式感,没有什么比阳光带来的仪式感更让人满足;农业社会如此,太空时代也是如此。

因为阳光,能让我们想起家。

家,是不是马上就要到了?

刚想到这里,苏翎的后脑里突然升起了一股眩晕,直接击中了前额。

眼前的赫歇尔城,安静而沉寂。

视线正在一点点变得模糊,这里曾经很热闹,你能记起来吗,苏翎?

苏翎觉得自己正往赫歇尔城降落。

三四架气垫飞行船,正在空港与赫歇尔城之间穿梭着,空港与城市之间,有三根直径五米的巨型锁柱固定着。

穹顶下的赫歇尔城,不断的排出各种雾气。

站在太空上看这座城市,赫歇尔城象一只刚刚从烤箱里拿出来后、又被罩入玻璃罩中的烤鸭,身上不断散发着各种热气,在微弱的阳光之下,热气又折射出各种颜色。

黄色、白色、红色。

让太空中的城市,变得绚丽而诡异。

“武昌号,”一个声音传来,“我是空港指挥,你不能在空港停泊,空港里没有位置,退回去,原路退回去,不能进入空港。”

这个声音,一点点把苏翎唤回到现实中来。

那股眩晕,缩回到大脑深处。

记忆碎片,慢慢消褪,苏翎眼前的赫歇尔城,是黑暗的。

城市自东向西,一点点展开。穿过了图灵山,穿过了市政大道,穿过了市政厅,城市的西部,就是工业区和居住区。

工业区位于北侧,也算是城市的左侧,各种各样的修理厂、种二次加工厂和污物处理厂排列整齐;城市的南侧,居民区还在沉睡中。

五栋三十层的高楼,耸立在居民区的中央,赫歇尔城的所有居民,都住在这五栋楼中;一条银白色的环状轨道,从五栋楼房最西侧那栋穿入,再从最东侧的那栋穿出。

轻轨从居民区穿入,最大程度的节省了空间。这里被称为桃园谷,整个赫歇尔城,由欧州人取名,中国人设计并建造。

那条白色轨道,是赫歇尔城轻轨系统的一部分。赫歇尔城的轻轨系统,位于一百五十米的空中,一共有三十四个站台,漂浮在同样高度的空中,每个站台,各有一条上升和下降的七十度全封闭坡道,

两千多年前,很多到赫歇尔城的游客,把轻轨站台,当做赫歇尔城的第一景点。

空港位于赫歇尔城西侧七点钟方向,这是一个巨大的盘状结构空港,属于第一代独立星际空港,最多只能接纳二十架各种型号的飞船。

但对阿姆斯特朗级的飞船,只能接受一架。

城东的图灵山,是人类早期太空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是一座海拔三百余米的人工,建造时,先打下了山体的金属构基,用的材料,是建造赫歇尔城的金属废料。

大到直径五米,用来排泄污水的锰铬合金管,小到直径只有一厘米的锰钉,以及各种尺寸的合金管;用来铺做地砖和城市外隔热层的镍钨废板,也被一块块塞到山体中,一切可以塞入的地方。

还有各种各样的合金零件,螺丝、卡扣、垫片、硅钨的隔热垫片,等等,都塞到图灵山的构基之中。

接着,人类派出两艘飞船前往海卫一,在海卫一的空中,采集与冰水一起被喷射到太空中的泥土和岩石。海卫一的土壤和岩石,被塞到图灵山的金属基架中,最终,形成了这座山。

赫歇尔城实行双执政官。执政官a,是一名由当地居民举出的政府首脑,每五年换一次。

执政官b,才是赫歇尔城的真正控制者,他要负责赫歇尔城的民政和军事,他叫守望者,从他被创造出来到今天,应该有三千多岁吧。

“守望者有3823岁。”伯乐说道。

赫歇尔城的轮廓,彻底浮现出来。

赫歇尔城正处于背阳面,在黑暗中闪着淡淡的银白色,还拖着一条白色的尾巴,那是空港。

“请求降落。”乐琪发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