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
一只中国北方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半个月以后引起南亚的一场龙卷风!
江东,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孔文举。
今夜,
就是改变大汉天下的那只蝴蝶。
他这天晚上写了一篇改革宏文!
当夜,孙朗的印刷厂就开足了马力,刊印出来足足三十万份!
什么?
你说我朗公子的印刷厂一天一夜开足马力也不过量产十万份?
你问三十万份是怎么来的?
别问,
问就是没有人比孔融更能带动印刷业发展。
至于说,孔融的文章刚出炉,那些纸张就已经坐上了去往天下各地的马车。
这种事也不要问。
基操勿六。
这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基础操作。
当晚,孙朗安顿孔融的院子,已经被士兵保护起来。
虽然外面那些世家子弟群情激奋。
但却伤不了孔融分毫。
孙朗还贴心地派了许多侍女在孔融身边日夜服侍。
每当发现孔融有醒来的迹象,这些侍女就按照吩咐给他灌一杯闷倒驴!
让孔融一直醉了几天几夜!
利用这几天的时间。
孙朗把孔融的文章,贴遍了每一个县城,甚至每一个村镇。
告诉村长族老,他们这些寒门、百姓出头的机会来了。
只要读书,考试,就有机会做官。
除此之外,孙朗各地的间谍营,还把文章贴遍了大汉的每一个城池中!
孙朗更是把孔融的文章寄给了朝廷一份。
并极力请封孔融为御史大夫,掌管天下的选官、考评之事。
这封奏疏,到了曹操手里,曹操当时就骂了娘!
不当人子孔文举!在老子这里的时候,一天天就知道胡吃海塞,找人骂我!
都他娘的骂出花儿来了!
如今倒好,人还没有刚刚到江东,就搞出了如此大事!
真是不当人子啊、无耻之尤!
曹操气的眼前直发黑。
但他水平是有的,知道文中写的这一套科举选官制度,一旦推行起来,绝对能让自己摆脱对世家的依赖。
手中权利更加集中!
曹操忍着突突的头疼,弯腰捡起来孙朗的奏疏。
第二天一早,大朝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