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诸葛亮的士兵,都是穷苦人出身,没有什么太多花花肠子,甚至连个认字的都没有。
此时民风还算淳朴,军士也多是粗豪之人。
诸葛亮也咬着牙刻意和他们攀着关系,
形式比人强,哪怕他平时再怎么看不起那些泥腿子,现在也必须陪着他们聊天,还要主动讨好这帮身上散发着汗味,胡子拉碴的大头兵。
好在这帮人好糊弄的很,面对诸葛亮的刻意讨好,他们根本难以分辨,或者根本没有分辨,没过几天,他们这支百十人的队伍,就都对诸葛亮被关在这里暗暗表示同情。
暗中收服一些地位低下的士卒的同情心,对于诸葛亮来说没有什么好骄傲。
以往不肯多看他们几眼的诸葛亮,也因为日夜都有这些军士在周围看守,心里也多了些安全感。
但他依然睡不好,两个监视者压根就没走,随时琢磨着要怎么把他绑走,或者暗中跟踪他,找到支持他诸葛亮的人,把他们一网打尽。
然后,闲着无聊的两个监视者,大概还会在能直接看到诸葛亮的时候,琢磨一下这小子应该怎么死!
车裂?五马分尸?粪坑里淹死?人彘?
上锅蒸?
那么问题来了,上锅蒸或者下锅炸的时候要加什么调料吗?
两人讨论的不亦乐乎,诸葛亮寝食难安。
生性多疑是每一个谋士的通病。
诸葛亮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哪怕遇到如此难以解释的事情,在沉思了数日之后,也丝毫没有坐以待毙的意思。
身边的军卒已经排查过了,几番试探也好,交谈也罢,这些人确实没有害人之心。
诸葛亮于是对他们更加热情,这一日,屯长来到,跟诸葛亮讲起了外面的事。
讲到了刘表亲征,十万大军即将和江东孙朗决战。
诸葛亮早已知道此事,但此时再一次听到不知为何,有种莫名的心悸之感。
他开始频繁地跟这位屯长示好,把身上带着的一些财物拿出来,请他去打酒卖肉,回来和所有军士一起吃喝。
这年月的民风十分纯朴,吃了几次之后,屯长包括士卒们都不太好意思了。
商量着虽然自己不能偷偷放了诸葛亮,但是是不是回请一次?
这提议自然被诸葛亮拒绝了,他顺势说大家可以帮他打扫一下院子,顺便,砍砍树,收集一些木柴之类的。
他们要砍树?
待在书上的两个影杀者看到士卒提着斧头和锯子从院子里走出来,顿时不淡定了。
处于隐匿状态的两人飞快地低声讨论着:
他们是不是发现我们了?
嗯,不会
两个影杀者下意识否认了这一点,他们间谍营行事还没有被人发现过,加上他们始终隐身状态,又怎会被这些寻常士卒发现?
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其中一个影杀者推测道:应当是天气转冷,他们准备储备柴火过冬了。这一来到是麻烦,我们得找新的藏身地了。
这一来倒是有些为难。
诸葛亮所在院子内外,除了树上,还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藏身。
住附近的民居吧,嗯,看看哪家有树?
两人小声讨论着,赶在所在的这棵树被砍之前,溜了下去,暂时离开了院子周围。
他一走,诸葛亮也立刻感受到了那恶意的迅速消减。
他倒吸一口凉气,来不及多做思考,连忙发动了自己的后手
来看守他的士卒,都来自同一屯人马,人数不少。
诸葛亮早就从中找了个和自己身高、体型都差不多的人。
趁着此时恶意的淡薄及飞快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