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了要发起总攻,根纳季就不会像昨天一样什么都不做准备直接进攻。
他花费了接近一个上午的时间来进行攻城器械的准备以及战术的安排。
当他率领这四万多人的军队来到镇西城前时带来的压迫比昨天五万人都要大。
站在城墙上的王滦看着声势浩大的敌军,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巨大的压力让他在这初夏的时节就汗流满面。
根纳季来到骑着马来到俄哈联军的前面,抽住自己的佩剑大声地说道:“前面就是华人的镇西城,他们已经将城市修到了我们的枕边,如果我们不阻止他们,很可能要不了几年阿斯塔纳(哈萨克的首都)就要改名了。”
“到时各位都将变成华人的奴隶,他们将奸淫你们的妻女,殴打你们的儿子,从此你们将过上畜生一般的生活。”
“而且这群狡猾的华人还将我们的水源破坏了,让我们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缺乏。”
“他们实在是太可恨了。”
随着根纳季的鼓动,站在其面前的联军士兵全部都举起武器高声呼喊:“打到华人,攻占镇西城。”
“打到华人,攻占镇西城。”
“打到华人,攻占镇西城。”
阵阵呼喊声让站在城墙上的华军都能够感受到那股气势。
这些当然不是士兵们自发的呼喊,很明显有人在其中鼓动。
看见这些士兵的情绪被自己调动起来,根纳季转头指向镇西城大声的喊道:“各位将士,随我冲锋,拿下镇西。”
说完就拍马冲了出去。
其后面被鼓动后的士兵也迅速的冲了出去,各个将领带领这这些士兵按照前面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来到指定的位置。
根纳季在迅速奔跑了几百米之后就减慢了速度,慢慢地他已经到了军队的后面。
看着拼命冲向镇西城的士兵,心里感叹道:“人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根纳季没有学习过心理学,不然他对于人心的鼓动将更有效果。
其实这就是群体效应的一种体现。
在这个时代中,军队是最容易展现出群体效应的一种人群。
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到一起的组织。
就算其中有不一样的想法,庞大的人群基数也会对这些特殊人进行同化,让其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群体效应是指个体形成群体之后,通过群体对个体约束和指导,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作用,就会使群体中的一群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当一个群体形成之后,在其中的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发生变化。
在军队中主要的体现就是社会趋同效应和从众效应。
就比如在刚才根纳季的演讲,其实很多的人都不认同他的想法,但只要有一定基数的人赞同他的想法。
这群人就会去同化周围的人,去改变同化他们,让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也变得和自己一样。
还有就是在冲锋的时候,当一群人都在冲锋的时候,一个想后退的人也无法完成后退。
因为他一旦后退就会显得自己的独特,而人是一种群居生物,从本质上都渴望着融入集体。
从众效应会让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