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易命马钧督造新式火炮和火绳铳,成果显著,周军的火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坐在河南尹府内,验看着军械局送来的成品,黄铜火绳铳。
顾名思义,这种火绳铳铳管用黄铜打造,长约四尺八到六尺五(112~150厘米),重约二十二到二十七斤(5~6公斤)。
它的口径在9~13毫米之间,最大射程可达二百二十步(300米左右),并且由于铳管长且直,较易打准。
不过偶尔的炸膛还是避免不了的,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生产无缝钢管的技术,火绳铳等火器的铳管,都是依靠凸面锤、凹面锤一类的工具,对黄铜进行冷加工,人工锻打出来的,气密性无法完美保证。
所以只能说,谁手上的火绳铳炸膛,算谁倒霉了。
除了炸膛,精准度也有够瞧的。
大家都知道火绳枪的精准度是要比弓弩高的,起码比普通的弓箭手和弩手的精准度高,然而在一定距离以外,命中仍然要靠人品。
要一名火绳铳兵在四十步左右的距离击中人身大小的目标,凭藉的大多是运气(这个距离弓弩的准度就更低了),而不是判断力。
七十步之外,任何被火铳弹丸击中的人,只能说是运气欠佳,而不是准确瞄准下的受害者。
不过,对大量目标齐射时,就能克服这些限制。齐射时,火绳枪部队规模愈大,就愈能克服像所有早期枪炮一样准确率太低的情况。
火绳铳的真正价值是由大股步兵集合使用,这也就是排队枪毙战术出现的成因之一。
刚好由于汉朝实行的是二五军制,光一个屯就有一百人,如果整三个屯的人,全部配给火绳铳,站成两排或三排,屯长一声令下,火铳齐鸣,那场面简直不要太壮观。
什么人都给你打成筛子!
ashash不,不是筛子,至少用火绳铳打中目标,不会打成筛子,而是更惨烈。
火绳枪击中目标时的效果,往往会很夸张。
因为发射出去的弹丸是手工锻造,比较粗糙。手制的铅弹丸在射进目标体内时,很容易就会爆裂,造成重创,想象一下捏爆番茄的场面。
而且火绳枪弹丸的行进速度也十分缓慢,所有几乎所有的能量都会传送到目标物上,造成震波效应。
手、脚被击中,但因震波效应而死的例子也颇为常见。
就跟某些射击游戏里的大炮狙击枪一样,打到脚都会死。
当然,火绳铳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其中最令人作呕的是,由于火绳枪的火绳需要用尿液浸泡,所以隔得很远都能闻到尿骚味。
从这以后,闻骚知周这个成语不胫而走。令周易倍感郁闷。
郁闷归郁闷,落到实惠了就行。
这一日他坐在河南尹府,看着军械局和铁匠铺送来的报告,乐得停不下来。
除此以外,还有驯马场的报告,今年又诞下五百多匹小马驹,预计四年后就可以派上战场了。
董昭欣喜地说:找这样发展下去,我军很快就有了对其他诸侯全胜的把握了。
周易道:是啊。我一开始的打算,就是要创造代差优势,如今成果愈发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