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乜了他一眼说:我知道了。
谁也不会想到,原本是周易在安排计略时的一次重大失误,竟然在被看破后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守关将看破了这个是个正常人都能看穿的失误,并好意提醒了张济。结果在张济看来,他的提醒,完全就是欲盖弥彰,想要掩饰他与周军密通的事实。
这样一来,张济心中的怀疑更深重,他还特地留下两名亲信,用以监视守关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对付憨批对手时,完全没必要使用太多复杂的套路,往往更简单的更有效,因为他们的脑回路本身就非常简单,直来直往的。
而守关将本来还想稳住局面,一看张济留下俩人来监视自己,知道这嫌隙是很难弥合了。
所以他在张济走后,叫来自己手下的几名校尉和司马,一起商讨此事。
有人出主意,劝守关将干脆直接杀掉张济留下的两个人,插白旗迎接周军入关。
守关将挣扎了一小会儿,最后咬咬牙,对部下说:那就这么办吧!
于是,这天守关将找了个借口,请张济留下的两个侍卫喝酒。
这俩倒霉蛋刚刚坐定,守关将摔杯为号,两旁刀斧手闪出,将二人乱斧剁死。
随后,他叫人在关口插上白旗,静候周军入关。
然而他等了一天,周军没过来。
因为从钱几天未归,周易以为他被人羁押,同时敌军使诈,想要动用关门打狗的计策,所以愣是没动。
人没放回来,就跟我玩诈降,你骗谁呢?周易心说。
一方是诚心投降,一方是以为对方在使用计策。两边就这样硬是对峙了差不多三天,气氛诡异而又尴尬。
等到第四天,积雪已经基本铲完,负责除雪工作的士兵回来报告,说关口上白旗还没撤下,甚至大门都打开了一道缝隙,不过很快又关上了。
到这会儿,经过多日的思考与推测,董昭终于做出了判断:主公,敌军可能是真降。
周易还是有些怀疑:那怎么从钱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原因很简单,从钱逃亡的时候函谷关是关上门的,他只能望西边逃,所以好几天未归。
而且,敌军先打开城门,后又立即关上,难道不是犹豫不决的表现吗?
这一点更好解释了。现在是冬天,开门窜风,冷,所以怕伤风感冒的守关士兵打开城门后又很快关上了。
一直到第六天,终于有人愿意打破尴尬的局面。
成廉自告奋勇地说:管他真降假降,让末将去闯一闯,不就清楚了?
周易觉得一直这么干耗着也不是事儿,就同意了他的提议。
成廉带着兵靠近秦函谷关,当然他没有耿直到亲自去闯关的程度,而是派了一小队轻骑兵在前面先走。
这队自认倒霉,觉得要被当成炮灰的轻骑兵低声骂着,打马来到大门口,令他们惊讶的一幕发生了。
大门徐徐打开,守关的西凉军士卒列在两旁,欢迎他们入关。
这队轻骑兵面面相觑,迟疑了好一阵子,直到守关将高声说请他们进来喝酒,这帮谨慎过度的家伙才终于纵马驰入关中。
秦函谷关,就这样兵不血刃地攻克了。
攻下重要关塞后,周易一面派人搜寻从钱,一面抓紧时间让大部队休整,因为他觉得,张济肯定要找他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