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各怀鬼胎

周易对郑葵的模仿引起另外三人的大笑。

不过笑声过后,还是要处理正事。

刚好董昭翻到最近的一则情报,说是曹操不知道征伐了哪里,收获颇丰,今日班师回到陈留。

未等董昭念完,周易就问:是不是还说曹操处死边让,并准备再次调动兵马,讨伐徐州?

董昭说:倒是没有提处死了谁。但曹军正厉兵秣马,再次出兵倒是真的ashash主公怎么知道一定是讨伐徐州的?

周易笑道:无非是本能的推断罢了。

他心里却说:看样子大部分历史事件并未发生太大改变,只是时间上稍微提前了一点。

转念一想也对:凭汉朝的信息传播速度和生产力水平,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影响,至少在早期必定是温和而缓慢的。只有当量变积累成质变,才会造成历史线的大变动。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目前天下局势的大体情况还能掌握,对己方的策略和决断都是十分有利的。

董昭读完情报书后,不无担忧地说:看样子曹操凭借陈留大郡的雄厚实力,正在迅速扩张。尽管他现在仍是我们盟友,但依然要防备。我军宜当尽早将当初拟定的战略实行下去,否则一旦错过时机,为时晚矣。

周易点点头,他明白早该实行掌三河,扼咽喉,进图天下的计划了。

无奈手上兵少,又没有合适的战将去攻取河东,所以一直搁置。

他只能说:等等吧。

等什么?

等曹操内乱。

什么?董昭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不是典型的跑步跑不过别人,巴望着人家崴脚么?

可有时候,你想要超越其他人,在硬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祈祷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奶上他一口,让他自乱阵脚了。

事实上,三国时代的三大经典战役,前两场都是莫名其妙翻盘的。

要不怎么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呢?

等曹操一乱,我们就以帮助盟友平乱的名义出兵,攻打叛军盘踞的城池,据为己有。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他要也要不回去!

左慈担心:咱们这么做真的好吗?

而董昭的疑虑是:曹军果真会内乱吗?

周易淡淡一笑:静观其变吧。

与此同时,恃强凌弱攻打徐州,结果上瘾的曹操,在距离上次攻打陶谦凯旋回来不久,就再度点兵,准备发兵徐州。

这一次,他只留张邈、陈宫、荀彧、程昱、曹洪留守,将其余将领全数调动出去,誓要将整个徐州纳入自己版图。

第二次征讨徐州的阵容,要比上一次更加豪华,从先锋到殿后,全是叫的上号的名将。

当然,名将不代表就厉害。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谁最终获胜或是取得优势,那么他帐下的谋臣武将就值得大书特书,但事实上,名将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很强,人都是有成长期的,同时他们的对手也不见得就比他们弱。

对于曹操来说,最后一句话毋庸置疑,因为在此时的徐州,有一个人算得上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