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将军送的战马,感谢大将军送的武器装备。
郭汜闻听,急火攻心,当场呕出一大口鲜血,从马上栽倒。
左右忙将他救起,用清水泼醒。
待回到大将军府,喝了按太医给的方子熬的药,郭汜舒服了一些。
这时李应才来劝慰:大将军不必如此焦虑,周军远道而来,补给或许早已开始短缺。我们部曲虽有所折损,但还未到伤元气的地步。接下来只需要在城中固守几日,等援军一到,我们两面夹击,敌军必败。
郭汜觉得:想得倒挺好,可援军呢?也不知信使有没有将求援信送到。
郭焱劝他:叔父莫要心急,信使再快,来回也要十几日。我们城内物资丰富,别说十几日了,坚守三个月都绰绰有余。
如此,郭汜才渐渐踏实,下定决定闭门ashash
城门估计是闭不上了,不过周军也不敢轻易攻进来ashash
反正赖在里面不出,静候援军。
他这一龟缩不要紧,可把周易急得够呛。
眼看出来时带的二百发炮弹即将告罄,大军即将断粮,你突然缩起来了,连机会都不给,我怎么办?
到这里,就不得不讲解一下战术的克制问题。
无论是古今中外,战术博弈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根据前人所总结的成果,但凡有所成就的诸侯或是军事家,都有其所擅长的一套或几套战略战术。
大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稳、莽、偷、谐、狗。
稳派,四平八稳,不给对手太多机会,通常以强大的硬实力击败对手,秦国著名将领王翦即为其中代表。
莽派,凭借部队素质或数量的优势,一波莽上去捅穿对手,如果一波不够,那就再来一波。代表性人物:西凉锦马超ashash全军突击。
偷派,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前期以经济发展为主,最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兵员数量(也有可能是被迫)以降低财政上的军事消耗占比。
等到经济起来了,就可以爆发出无穷的战争潜力,或莽或稳或谐或狗,转换自如。
最为著名的偷派人物,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另一个太祖。
谐派,依靠极其少见诡异的战略走向,和随心所欲的非套路流奇葩打法而著称,因其打法的搞笑效果非常突出,所以称为谐。
但千万不要因为他搞笑而看不起他,因为往往你在轻视他的时候,封喉一剑已经向你刺来。
谐派代表:为了防止引起争议,在此就不进行列举,各位可以自己默默选出心目中的谐星代表。
最后是狗派,顾名思义,就是狗人,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敌人的短处,在恰当的时机痛击对手的软肋,让对手在失利时气急败坏,大骂你这个狗币,故称为狗。
狗人特别爽快,但若想在真实战场上成为狗派宗师,必须要知己知彼,否则很容易狗人不成反被咬,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凡擅长以少胜多的军事家,基本都多少懂一些狗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