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已经用不上‘围城打援’了,”作为金城新的主人,马超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被绑缚的韩月,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原本的计划,“况且,金城周围的地形,也的确不适合我们的骑兵施展。”
“呸!我爹和我夫君,一定会杀了你的!”韩月啐了一口,骂道。
“你倒是还挺嚣张的啊,你不说这句话我都差点忘了,”马超看了看马休、马铁两个弟弟,对韩月说,“你是我杀母仇人的女儿。”
马超知道,他的两个弟弟或许对自己还并没有完全地顺服,但自己的这句话一说出口,他们两人肯定会重新将为母报仇放在首位的。
韩遂杀死了他们的母亲,以及一个都没来得及出世的弟弟,还把尸体大卸八块,挂在金城上风干了,让几匹缴获的马家军的老马驮着“风干肉”带回给他们。这份血海深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忘记。
而面前就是仇人之女。
马超的这一招转移矛盾非常漂亮。马休和马铁都对韩月投以怒目,甚至右手不自觉地就摸向了腰间的剑柄。
“别急别急,”马超打手势喝止二人道,“暂且留着她,我还有用。把她带下去,严加看管,还要注意别让她死了。”
“喏!”两名军士将韩月拖了下去。
“接下来……”马超整肃神情,面向成宜、马玩、张横、杨秋四名盟友以及庞德、傅干,说:“该好好讨论一下,如何解决掉敌军主力的问题了。你们有什么看法?”
傅干仔细分析了一会儿,对马超说:“正如上将军所言,金城一带不适合我方骑兵施展。而韩遂又在烧当羌纠集联军。我们倒不如主动出击,从正面彻底打垮他们!”
庞德也附议。
至于成宜、马玩、张横、杨秋四人对着地图考虑了有一会儿,才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横和杨秋是希望据城固守,凭借季节和城中补给所形成的优势,拖垮韩遂联军。
而马玩同意乘胜出击。至于成宜,有点摇摆不定,说不准哪个方案更好。
几名领将商讨的结果对于马超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采取第一种方案。
更何况他自己,也想在正面战场上亲手诛杀韩遂和阎行,一雪前耻。
烧当羌位于西海即青海湖东畔,金城郡的西边,距离金城八百多里。
如果已经有人带着金城失陷的消息逃向烧当羌,快马加鞭,最多三天就能到了。
三天之后韩遂领军返程,哪怕是步骑混合的部队,急行军六七天也可以回到金城,更不用说韩遂军大部分是由羌人骑手组成的高机动部队了。
如果这样,那么两方兵马就会在大面积的丘陵、戈壁所组成的恶心地形相遇,势必会陷入惨烈焦灼的艰难战局。
马超可不愿意在这种令人难受的地方决战,他相信韩遂一方亦是如此。
因此,马超决定,留下三千人守城,其余两万六千余人只带上四天的口粮,马不停蹄地向西海方向赶去,务必要在韩遂返程前将其截击,在西海旁边的沙漠或草原上解决战斗。
马超联军两万六千人可谓是气势汹汹地杀向西海了。那么韩遂方有多少人呢?
韩遂本人有兵约两万,与他联合的梁兴、侯选、程银、李堪等部加起来也有接近两万,其他的匈奴差不多五千人,各部羌人加起来参战的兵力约有五万,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五千人,离“十万大军”就差五千牧民的数量。
马超在西凉长大,其实很清楚韩遂可以动员出来的极限兵力大概是多少。但是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制胜的点,有一个叫“代差优势”。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朝对外战争,总体而言基本上是全胜战绩,尽管中间会发生周旋拉扯,但最终的结果总是汉朝获胜。其中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代差优势。
汉朝拥有着相对先进的文明制度,掌握着许多独家垄断的核心技术,兵员素质也要强于周边小国和异族,这就造成了几乎每次对外战争,都是摧枯拉朽一般的态势。
韩遂方虽然兵多,但大部分都是羌人。
羌人贫困,多是穿皮甲、骑无鞍马,用铜器甚至石制武器。
而马家军全是汉军标准配置,披甲马、金属甲胄,和能达到一米三到一米五长的骑兵环首刀基本是标配,更不用说还有复合反曲弓、臂张弩等等杀伤力强大的远程武器,最后,作为骑兵的一种象征,又粗又长又有韧性的骑枪骑矛就更不用说了。
马家军相当于是斯瓦迪亚骑士,要不是因为工资高养不起那么多,估计早就四面出击统一西凉了。
而韩遂方除了少数的精锐外——这些精锐也在与马腾的纷争中逐渐损失掉了,从战斗素质上来评价,基本可以视为响马团伙——只不过是超大股的。
因此,只要让士兵克服对敌方“声势浩大”的恐惧,以及抵抗住疲劳,最终取得胜利,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看样子,马超联军行动的速度和韩月派出去报信的士兵差不多快,就在韩遂刚刚得知金城失守的消息时,马超联军已经抵达了西部都尉。西部都尉就在西海的东面。
西海东侧是一片沙漠,沙漠东北是两段狭长的山脉,山脉再往北,就是马超最希望看见的草原了。
马超以马鞭遥指道:“把决战地点设在这里,想必韩遂也会乖乖顺应我们的想法吧。”
成宜、马玩、张横、杨秋都深表赞同。
如果拥有兵员数量优势的韩遂不在这里和马超决战,那才是傻子呢。
下面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就是抓紧时间休息,尽可能地缓解疲劳,因为大战会在不久以后展开,最快一天,最慢也就不到两天的准备时间。
马超让士兵只带四天的口粮,就是要激发部曲的斗志,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
俗话说,饭饱神虚。曹老板也曾经说过,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作为士兵,需要随时投入作战的准备。因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打响,要是吃得太饱了,人就会变得慵懒,活动不便,人也有可能犯困,这样就很是不利于作战,战斗力会大大下降。
要是吃的太饱,谁还愿意打仗?
问题是四天口粮吃完了怎么办?
打赢了吃韩遂的,打不赢就等死吧!
所以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