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身为主帅,自然也早已将这些形势考虑清楚,闻言点头道:陛下考虑甚是周全,臣已命中郎将李球领两千兵卒驻防涪县,左中郎将黄崇、右中郎将张遵,各领一千兵卒,扼守涪县左右险要地势。
刘善自然知道,李球、黄崇和张遵也是又红又专的官二代。
李球是前庲降都督、安汉将军、汉兴亭侯李恢的侄子,黄崇是前益州牧、镇北将军黄权的儿子,张遵是前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的孙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三人跟随诸葛瞻领兵北上,防御邓艾大军。
但大军到达涪县时,三军主帅诸葛瞻却犹豫不前。
三个年轻人连番泣血苦谏,请求诸葛瞻快速行军,占领险要地势,诸葛瞻却不为所动。
最终,邓艾长驱直入,诸葛瞻退守绵竹,三人也相继战死。
刘善知道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次出征,自然将三人带上,并且官升两级,分别任着左、中、右中郎将。
听到罗宪如此周密的安排,刘善很是满意,赞许道:罗卿果然是军中宿将,安排合理,调度得当,孤没看错。
顿了顿,又道:按照常理,有这三道防线,任凭他邓艾是天神下凡,也绝无可能活着杀出来。不过,此战事关大汉国运,我们且不可大意。若这三道防线尽皆告破,绵竹便是最后一道防线,孤,便坐镇这里吧。
刘善作为穿越客,前世只在电视里看过战争大片,本也十分渴望亲临最前线观摩观摩真实的战争场面。
但他深知,自己现在身为一国之君,干系重大,不能轻易涉险。
所以深思熟虑后,强行按捺住扛起片儿刀上阵厮杀的冲动,选择坐镇绵竹关。
即便只是坐镇大后方,对于前线将士,也是莫大的鼓励。
罗宪本还担心打了鸡血的皇帝陛下头脑一热,便要以身犯险。
此刻听到刘善决定坐镇绵竹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同时对于刘善,也从骨子里散发着尊敬与感激。
极不善于拍马屁的他也本能地称赞道:陛下运筹帷幄,妙算无双,乃当世明君也。有陛下此等良计,区区邓艾,何足道哉。
花花轿子众人抬,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刘善难得听到罗宪拍自己马屁,感觉很是受用,摆摆手,笑道:孤也只是凑巧知悉了他们的阴谋,因而苦思之下,有此计议。罗卿乃军中宿将,身负大才,孤有安排不妥处,还要多多匡正才是。
罗宪连忙单膝跪地,恭敬道:陛下圣明,臣谨遵教诲。
刘善见罗宪还是免不了君臣礼节,也就懒得多说什么,吩咐道:既然罗卿也同意孤的计策,便抓紧时间部署去吧,同时加快行军速度,莫要落在了贼军后头。
罗宪领命,急急回到阵中布置去了。
原本缓缓前行的两万大军,霎时间开始了急行军。
旌旗招展,人喊马嘶,烟尘滚滚。
刘善坐在马车中,臃肿的身体左右摇晃。
再次拿起胡床上的地图仔细打量,确保所有部署再无遗漏。
终于,嘴角浮起一抹阴邪的笑意。
天罗地网已经织好,邓艾,快到孤的碗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