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高竖的汉字龙旗迎风招展。
张翼统率一万御林军,护卫着刘善和姜维等君臣,从汉中治所南郑出发。
可队伍尚未抵达南城门,便被迫停止。
原因无他,只因前来送行的百姓,已呼啦啦跪了满地,堵塞了前行的道路。
在前带路的诸葛尚、何方等年轻将官,也深知如今的皇帝陛下,再非那个不管百姓死活的无能庸主,自不敢带兵对百姓进行呵斥。
不得已,只得将情况禀明在龙辇之中闭目养神的刘善。
刘善听到禀报,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行出龙辇。
站在辇车的平台上,举目四望,顿时发现,队伍四周,满满荡荡全是跪着的百姓。
打眼一看,怕不是有几万人。
这其中,有无家可归的难民,也有久居汉中百姓。
但无一例外,个个都是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这些人一见刘善出了龙辇,顿时不住叩头,嘴中同时发出各自的呼喊。
皇上,您别走哇ashash
皇上,俺们想跟您到益州哇ashash
皇上,您啥时再来看俺们啊ashash
皇上,保重啊,呜呜呜呜ashash
一时间,人声鼎沸,七嘴八舌,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不舍与激动。
刘善无声地扫视着满场众人,看着那些男女老幼将脑门都给磕得血流满面,顿时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温暖。
穿越一遭,拼死拼活,总算有点奔头了。
皇上,皇上,吾要面见皇上。
就在刘善感怀之际,一道略微有些苍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刘善循声看去,发现声音来处,是一个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的老翁。
因为被御林军挡在外围,靠近不了刘善三丈之内,只能跪在地上,仰头高呼。
眼前百姓这么多,为皇帝安全计,张翼自然不可能放任何一人靠近。
刘善见那老翁着一身儒衫,须发斑白,虽然跪在地上,但行止气度,皆是不凡。
见此,刘善便对何方道:放那老翁近前来。
何方领命,赶紧亲自过去,扶那老翁。
老翁在何方的搀扶下,颤巍巍行到刘善龙辇前,然后把儒衫下摆撩起,双膝缓缓跪地,叩首道:老朽左从心,叩见吾皇陛下。
刘善看着老翁,一脸茫然,既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要干嘛。
但对这老翁的名字,却心生一点怪异。
读过三国史的人都知道,整个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几百年历史,在青史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几乎全是单字名,双字名很少见。
因为在这时的人们看来,用双字名是极不光彩的事。
这时,何方来到刘善跟前,低声禀道:陛下,这老翁,乃是南郑耆宿,今年已满百岁,在汉中百姓中颇有威望。
百岁老人,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实在太过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