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叶正敲定了霹雳弹的事情,刘善不再在将作营逗留,带着郑隐继续步行,原路往皇城返回。
出了将作营大门,刘善这才对郑隐道:郑卿,近日你可将你师祖左慈送你的典籍看完了?
郑隐连忙恭敬道:回陛下的话,大体上都已阅完了,只是,还有些关节窍要处的奥义,臣一时无法理解。
刘善闻言,随意道:孤知你为发扬道门丹鼎之术,向来勤勉,日夜不辍,挑灯夜读。但卿也莫要忘了,孤除了钦封你为火龙真人外,还让你做了孤的钦天监正、太医令,莫要顾此而失彼啊。
郑隐听到刘善此语,顿时面色一紧,连忙更加恭顺地道:臣一日也不敢忘陛下隆恩。
自从当日这一君一臣作了那场交易后,刘善便在成都城中为郑隐找了一处宽大的宅院,辟作了他的办公场所。
连日来,郑隐在那宅院里,像个快要参加高考的穷学生,日夜苦读刘善转交给他的厚厚竹简。
不过,据龙影卫暗地里传回的郑隐阅读书单,刘善却知道,这十分刻苦的穷学生,读的主要还是炼丹一类的典籍。
至于张仲景亲自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以及以及华佗流传下来的《青囊经》,这家伙却只粗粗翻了一遍,便再没碰过。
看来,郑隐童鞋,偏科有点严重啊。
倒是他那八九岁的徒儿葛洪,对这两部足以影响千年的医学巨著爱不释手,翻了一遍又一遍。
兴许以葛洪现在的年纪,文化水平不够,还读不懂那些高深玄奥的道家典籍。
而这两部医学著作,用词浅显,又有许多病例,对葛洪而言,既没有阅读障碍,还能当故事书打发时间。
看来,葛洪这小家伙比他师父靠谱,只要假以时日,好好引导,成为和张仲景、华佗齐名的医道巨擘,应该没什么问题。
现在,刘善只是想敲打郑隐一下,莫要忘了自己的本份。
响鼓不用重锤,刘善也不再多说,转而问道:郑卿那长生丹,现在炼出来多少啦?
郑隐正忐忑不已,这时见刘善转了话题,心头略微放松下来,老实巴交地道:除送呈陛下的那五颗外,又已炼出十七颗。
刘善微微点头,续道:除了这长生丹,你可还研究出了其他什么丹药没?
郑隐犹豫了下,道:不敢欺瞒陛下,有陛下派出的二十名内侍相助,臣除了炼制长生丹,还炼出了三十颗火焰丹,五十颗回元丹,一百颗驻颜丹。
哟,产量还挺高的嘛。
听到郑隐报出的数据,刘善再在脑海中与龙影卫报给自己的数目一一对应,发现郑隐并没虚报,不由赞叹了声,又道:火焰丹孤尝过,长生丹你也给我送了,那回元丹和驻颜丹,又有何奇效?
郑隐闻言,连忙解释道:这回元丹,若人服用后,不管体力消耗如何,又是否患有重病,都可在短时间内回复元气,甚至爆发出比寻常更好的体力。
而这驻颜丹,若人经常服用,可使容颜常驻,不显老态。
刘善听到郑隐的解释,含笑望了眼郑隐,问道:你这两种丹药,里面是否含了许多重金属?
重金属?!
郑隐听到刘善又冒出了个他从未听闻过的新名词,不禁奇道:恕臣愚昧,臣不知陛下所言的重金属是何物啊。
刘善自知失言,但脸上神色不改,淡笑着训示道:郑卿连重金属都没听过?看来你偏科的确很严重啊,不要一天只读那些道家典籍,还要多多涉列百家著述、奇闻异志,什么数学啊、化学啊、物理啊、地理啊、生物啊、外语啊,都要用心钻研,扩大知识面,才能博采众长,真正将你道门丹鼎一派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