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刘善还和诸葛瞻一起,秘密拟定了一套参考答案,算是统一了阅卷标准。
此外,刘善还要求实行百分制,将每一题的分数明确,以便到时更好对每一名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序。
在阅卷方式上,刘善也规定,要专题专人制。
也就是说,每一名阅卷老师,只负责批阅一个题。
并且,每一题,都要有三人交叉批阅,求出三人批阅的平均分算作最终得分。
若三人评分差异较大者,要交予另外的同题阅卷者进行复阅。
如此做,便很好避免了因阅卷者的个人好恶,以及不同阅卷者对同一题的阅卷尺度把握而造成的评分偏差。
这种种措施,在后世看来都是基本操作,但在此刻的古人眼中,那可都是从未有过的开创之举。
听到众人的议论之声稍停,刘善让身后的百人卫队留在外间,然后抬步,与张牛一起,进了院内,径往正北的那间主室行去。
那里,正是此次阅卷的具体负责人、已升作尚书仆射的郤正。
毕竟,刘善与诸葛瞻,一个是国之主君,一个是统揽朝政的百官之首,很多工作只是统筹,并不会具体负责。
只需要捡选合适人选执行便可。
当然,这,也就更考验他们的选人用人的眼力和水平了。
幸好,刘善身为穿越客,对历史上留下过名号的人,多少有些印象,知道现在的蜀汉,什么人能够重用,什么人不能寄予太高期望。
如郤正这样,曾撰写过蜀汉递给曹魏降表的人,一身才华,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在倾国一战中,刘善让他在绵竹关负责后勤辎重调拨,也颇有章法,保证了前线后顾无忧。
综合这些信息看,刘善确定,郤正此人,能堪大用,也有意在给他压担子。
现在,有他具体负责阅卷之事,刘善还是放心的。
来来来,快来看咱手里这张答卷,真是答得太巧妙了,都来看看!
正当刘善抬步行到正房门口,张牛刚要去推门时,里面便响起一声惊呼。
于是,沙沙的批阅之声停止,桌椅板凳的挪移之声骤起。
杂乱的脚步声响起片刻后,郤正的声音便即响起:不错不错,此人,不仅文采斐然,自己遒劲,而且见解独到,分析全面,算是咱们现在批阅的卷子之中,难得的佳作了。
听到郤正的话,先前那名阅卷者便道:这样的话,这道题,咱可就给他个满分了。
郤正道:我不阅此题,尺度你把握就好。大家只要记住一点,陛下他老人家说了,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也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滥竽充数者钻了空子。
他话音落地,其余臣僚同声道:我等谨记陛下圣谕。
郤正又道:好啦,大家继续阅卷吧,要拉快进度咯!
杂乱的脚步声又起,显然大家又都回到自己的桌位上。
站在紧闭的房门之外的刘善,听到这里,嘴角不由噙起一抹笑意,对举手要推门的张牛轻轻点头。
张牛会意,伸手,轻推开房门。
嘎吱一声,房门刚打开一条缝。
里面,正伏案阅卷的十几个文臣,听到房门被打开,齐齐转头,便见身着大氅的皇帝陛下,赫然立在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