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巴掌,十四个字,几万人,无论官员还是百姓,抑或是那些参加了科举考试的万余文人士子,顿觉似万钧雷霆在耳畔炸响。
一万七千多文人士子,因落榜的忧伤心绪,瞬间被无穷的战意替代。
一个个,本来垂头丧气的,却瞬间高昂起头颅,眼神无比坚定地望向昂然立在血字墙下的皇帝陛下。
须知少时凌云志,当许人间第一流!
也不知是哪个年轻气盛的落榜文士,终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灵,豁然从地上站起,振臂高呼出口。
须知少时凌云志,当许人间第一流!
须知少时凌云志,当许人间第一流!
须知少时凌云志,当许人间第一流!
有人带头,只是刹那间,十四个字的呼喊,便汇成了一片海潮,一遍又一遍拍打在众人心头。
刘善见到几万名百姓官员也跟着那一万多个文人士子同声高呼,脸上,终于泛出笑意。
待众人情绪高涨到极致时,刘善缓缓伸手,当空虚按。
得此信号,海潮终于一点点退去。
满场众人,再次彻底安静下来。
一双双看向刘善的眼睛,已从崇敬,变为了狂热的崇拜。
直到再无一点声音响起,刘善才踏步行到众人之前,朗声道:今次放皇榜,只是第一批而已。自今而后,每年都会定期举行这科举考试,凡是未曾入榜的,来年都有机会再战!至于食宿,依旧全免!
听到刘善这金口玉诺,几万人,瞬间爆发出欢呼之声。
那些落榜的文人士子,先是情绪高涨到极限,此刻再听到这则喜讯,更是喜极而泣,当场嚎啕大哭者,便有成千上万人。
刘善满面含笑,看着众人,再次双手虚按。
这次,一直等了好一会儿,那些因过于激动而嚎啕大哭者,才好不容易止住哭声,稳定情绪。
待场中再次安静下来,刘善又道:众位入榜文士,此次便请留在京中,接下来,自该委任尔等要职。落榜的文士,也请到贡院领取回程盘缠,尽快回家,年关将近,赶紧回去与父母妻儿团聚吧。
刘善这话,说得温情脉脉,犹如家中长辈在殷殷叮嘱一般。
当刘善这话落地,不管是入榜文士,还是落榜文士,无不感动莫名,再次跪地,叩谢天恩。
到这里,刘善来贡院亲放皇榜的目的已然达到。
与一众百姓再说了几句保重身体之类的祝福话语,刘善才将贡院这边的善后事宜交给郤正和诸葛尚,然后带着文武大臣,返回皇宫。
无人知道,刘善这趟出行所起的效果,将会给蜀汉的未来,带来何等惊天巨变。
本是在历史上被定性为人才凋敝的蜀汉,一个个人才,自此而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头来。
即便是孙吴和曹魏,也有成百上千的杰出人才慕名而来,参加那科举考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即便事事洞明的刘善,也预料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