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王之尊向一名内宦行礼,这本不符合规矩。
但东汉以来,宦官当道,官职虽低,却执掌着实权,许多外臣见了秩奉比自己低的宦官,也不得不主动行礼。
而在蜀汉,特别是诸葛武侯魂归五丈原后,皇兄宠信黄皓,连陈祗、谯周这样的高官都不得不与之相勾联。
自己更是因为在一次的朝堂之争上,得罪了这大奸宦,他便在皇兄耳边中伤自己,导致自己十余载得不到皇兄召见,更被踢出了朝堂议事之列。
有这前车之鉴,现在的刘永哪敢不吸取教训。
不过,张牛毕竟不是黄皓,见刘永向自己行礼,连忙错开一步,移开当面,这才赶紧还礼道:鲁王殿下可折煞老奴了。
两人行礼毕,同时缓缓直起身来。
这时,官家与几名家奴已端着刘永的王服来到客厅。
张牛直截了当地道:陛下正在宫中等着殿下哩,殿下赶紧换上朝服随老奴进宫吧。
刘永不敢怠慢,一边赶紧换着王服,一边小心问道:公公可知,皇兄因何事召见孤啊?
张牛笑着道:陛下也没说甚事,想来是十几年不曾见过您这亲弟弟,思念得紧,这才召您进宫叙叙旧吧。
刘永看张牛表情,好像是真不知道具体是啥事,也就不再多问,又道:劳烦公公亲自跑这一趟,孤实在过意不去啊。
说话时,已快穿好王服,对身边一名家奴挥了挥手。
那家奴手中端着个红绸盖着的木案,见刘永示意,连忙上前,恭敬行到张牛跟前。
刘永这才接着道:公公新晋黄门令,孤也不曾登门道贺,一点小小心意,还望公公莫要嫌弃。
宫中若有太监出宫向外臣传旨,都有许多潜规则。
向传旨太监赠送些财货,自然是这些潜规则的第一条。
唯有通过这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才能与这些常居深宫之内、又是皇帝近侍的太监们搞好关系。
一旦与内侍们搭上线了,他们经意不经意透露出的些许消息,指不定便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永在黄皓手里吃过大亏,自然长了教训,此刻面对的是内宦之首,哪敢少了礼数?
张牛自然明白那家奴手上捧的木案里到底是什么。
他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伸手揭开红绸,便见下面放着的都是一根根黄澄澄晃人眼睛的金条。
饶是张牛素来沉稳,陡然见到这么一排摆得整整齐齐的金条,也是心神一荡。
现在蜀汉,通用的是五铢直百钱,并且在诸葛武侯死后,这五铢直百钱的质量是每况愈下,购买力大不如前。
而金银之物,虽未在市面上流通,但却是上流人士争相私蓄的东西。
因为只有金银,才不会因政权跌宕的人为因素而贬值。
现在鲁王拿出的这么多金条,少说也值个百万钱。
看到如此财货,张牛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望向刘永,谦辞道:殿下这礼,实在太重了,老奴不能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