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评是东汉时期谈论的一种类型。
月旦即月朔,每月初一。
它原本是东汉末年汝南郡每月初一进行的品评人物、论士议政的一项活动。
汝南月旦评是由汝南名士许劭为首,与其族兄许靖共同主持的。
这项活动在汝南一带蔚成风气,参与者甚众,影响也非常大。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当年曹操年轻时,许劭便评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断语,可谓是曹操一生的写照,流传甚广。
因此,后人视月旦评为第一评,因获月旦之高评而飞黄腾达,成为达官显宦者,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其风采超过公卿大臣。
后来,月旦评便逐渐成为名士们品评人物、论士议政的代名词。
特别是曹魏,经常有月旦评举行。
及至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实行九品官人法后,这月旦评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蜀汉与孙吴,既没实行过月旦评,又没有采用类似九品官人法的选官制度。
选用人才,依旧沿袭汉朝的察举和孝廉。
这样的制度,难免裙带关系,弊端不少。
所以在如今的蜀汉朝堂,几乎都是官二代,鲜有出身贫寒的文人士子。
而今,刘善突然要在蜀汉搞月旦评,其用意,自然是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广泛选拔一些可用的人才。
满朝众人,听到刘善要亲自搞月旦评,自然明白他的用意,议论纷纷中,也各自摩拳擦掌,各怀心思,陆续退朝。
可他们哪知,刘善将要主持的这场月旦评,与他们理解的月旦评,实则相去甚远。
更不会预料到,这场月旦评,将为蜀汉政局,带来何等深远的影响。
这时,刘善离开承光殿,在外恭候多时的秦仲立马上前,跟在他身后半步。
刘善头也不回,沉声问道:消息属实吗?
秦仲重重点头,道:龙影卫传回的消息,错不了。
刘善闻言,冷冷一笑,道:犍为、江阳和巴郡三地,都算是物阜民丰之地,又未经战事,咱们从这几地调运的粮草也不多,没成想居然先闹起了粮荒。呵呵,看来益州士族,终于按捺不住了。
说完这句,刘善豁然止步,转头望着秦仲,沉声问道:鲁王和孤那几个不成器的孽障,以及朝中那些犯了事的权贵勋戚,最近有何举动?
秦仲犹豫了下,压低声音道:恐怕,他们已有了谋逆之举。
刘善闻言,又冷笑了两声,淡淡道:既然他们都来找死,孤又岂会吝啬举起屠刀。好好盯着吧,荆州战事已有定局,如今,这朝堂之上,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秦仲自然明白刘善话中之意,恭敬应命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退了开去。
刘善在张牛的陪同下,离开承光殿,一路往皇宫深处行去。
不多时,便来到一处特别僻静幽深的庭院。
庭院里外,俱是荷甲带刀的大内侍卫,层层把守住庭院各处。
所过之处,无论是侍卫还是宫女、太监,无不跪地行礼。
刘善一路穿廊过桥,终至庭院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