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一行护送宗预遗体出使蜀汉,已有几日。
但这几日刘善忙于国葬天封大典,除了在成都东门外见过他们一面后,便再没正式接见。
虽然没有接见他们,但刘善却也没有忘了这几人。
秦仲本就想汇报此事,这时又被刘善抢了先,不由赶紧回道:禀陛下,孙俊几人,这几日看似循规蹈矩,实则多不老实。
说完,秦仲再将一本小小的密册从怀里掏出,递到刘善跟前。
这种小册,是负责监视追踪的龙影卫随身必备之物,主要用来对监视对象的一言一行画影图形,记录下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刘善接过密册,粗粗翻看了一遍,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笑意。
合上册子,喃喃道:正说对孙吴无处下嘴,这下倒好,呵呵。
秦仲见刘善面泛神秘笑意,小声问道:陛下,需不需要通知大匠堂那边,加强警戒防范?
刘善闻言,脸上笑意更浓,摇摇头,道:这倒不用了。
说着,刘善又对守在外间的张牛吩咐道:去把谌儿叫来。
现在内阁六部新政初行,国葬天封大典也刚举行完毕,他也将仅剩的便宜儿子刘谌从北地王改封为晋王。
这样改,既恶心了曹魏晋公司马炎,又体现出对刘谌的器重。
晋者,进也。
由王再进一步,那该是什么地位还用说吗?
至于刘善为何没将刘谌册封为太子,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自己这便宜儿子虽然忠勇可嘉,颇具仁心,但毕竟身处权力边缘太久,空有一腔热血,帝王心术、政治手腕都还嫌嫩。
若陡然让他当了太子,难免不会被一众朝臣忽悠瘸了。
自古以来,太子与帝王之间,都是一场明争暗斗的博弈。
刘善现在根本没精力和乐趣与自己的便宜儿子进行博弈,因此暂时让他当个晋王,跟在自己和诸葛瞻等人身边学习磨砺,长长本领。
最近颁行的新政,刘善便让他当诸葛瞻的副手,一起大力推行。
现在看来,有诸葛瞻冲锋在前,刘谌以晋王之尊押阵,一切都还进行得十分顺利。
在刘善的计划里,册封刘谌为太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退位当太上皇的时候了。
只是现在,百业待兴,孙吴与曹魏未灭,明显还需要自己激流勇进。
张牛听到刘善让叫刘谌过来,知道定有机密要事相商,连忙应喏而去。
不过片刻,一身蟒服、步履生风的刘谌便跟在张牛身后,踏步而来。
见到刘善,刘谌赶紧恭敬行礼。
而秦仲也赶紧起身,对刘谌行礼。
刘善打量了眼刘谌,发现自己这个便宜儿子又比前段时间清减了许多。
但顾盼之间,神采奕奕,渐有威严,隐隐带了些王霸之气。
见此,刘善心中略微满意。
待刘谌坐到跟前,刘善才将手中密册递给他,淡然道:谌儿,看看。
刘谌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密册,展开来看。
片刻后,双目微闪,面有讶色,却已不如之前那般沉不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