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璜本就有些心虚,见丁奉一双昏花老眼中满是凶光,吓了一跳,连忙紧张道:下官多嘴,妄议君上,实在该死,望大司马宽囿。
哼ashash
丁奉见陶璜认错,只冷哼了声,然后继续眯上双眸,捋着胡须。
房中氛围,一时寂静得有些过分。
片刻后,丁奉才气息平顺地喃喃道:陛下的性子如此多变,实乃我等臣子逼的。若荆州不失,陛下又何至心忧如此?
陶璜闻言,只能保持沉默,不敢多言。
毕竟,吴主孙皓是眼前这位一力扶保上位的。
如今德行有亏,凶残暴戾的名声已经渐渐传开,他自然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自己在他面前言及君主的不是,自然会惹得他不高兴。
可是,事到如今,孙吴江山眼看危机四伏,若无明君主持大事,任由朝堂上那位一天砍十几个脑袋,恐怕到时只会灭亡得更快。
所谓天高皇帝远,陶璜有才,也有见识计谋,此时此刻,他不得不将心里话,对丁奉说说。
其实陶璜不知道的是,现在的丁奉,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没处诉说。
作为四朝老臣,他自吴大帝孙权始,便南征北战,亲身参与并见证着孙吴的建立与衰败。
后来明君逝去,国之良将贤臣陆续老去,如今还留在朝堂的开国之臣,只剩了他一根独苗了。
看着自己参与打造的这万里江山有走向灭亡的趋势,他比谁都着急。
因此,当朝政混乱、女权祸乱江山之时,是他力挽狂澜,挽救皇族威权。
可惜,让他追悔莫及的是,他与一众臣僚千挑万选的主君孙皓,一登大位,便本性暴露,却是个凶残暴戾、好大喜功的主儿。
如今,荆州丢了,更让他乖张的性格愈发难以遏制,引得建邺人心惶惶。
连向来耿直敢谏的陆抗,都变成了畏畏缩缩、只知一味媚上的主儿。
这样的吴国,还有得救吗?
可是,事到如今,自己除了后悔,又能怎么办呢?
难不成,再学以前那般,操起屠刀,带着群臣,再立新君?
且不说现在孙皓已彻底掌控了皇权,自己这些臣子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力和机会,就是有这样的机会,孙氏家族,又有哪个是值得扶保的合适国君呢?
时至今日,丁奉心里悔啊恨啊痛啊苦啊,万般情绪交织一起,却不能给人说出半个字。
陶璜见丁奉老脸上的怒色一点点淡去,最终被浓浓的愁云覆盖,咬了咬牙,斗着胆子再次进言道:大司马,如今国势,当真到了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尤其是蜀汉,也不知是发了什么疯,国力陡涨,一日千里,远非数月前的孱弱。灭吴之心,也已愈发明显。咱们,真的要陪着陛下,一条道走到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