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众星捧月(为‘千山寒雪’盟主加更)

“丝绸、瓷器。”

“换了多少?”

“没多少,就千多担吧!”

“只换一千多担?”赵晔冷笑。

千多担粮还不够赵维自己那两千多人吃呢,果然烂泥扶不上墙。

结果,赵维那又蹦出一句,“还换了点金银什么的。”

“嗯!?”赵晔腔调都特变了,“不可能!”

他可是知道土人对金银的看重,他也想从土人那换金银,可是人家死活不给,给多好的丝绸瓷器都不换。

陆秀夫等人此时也是神情一变。

金银!?那可是最方便带回中原的好东西。

江钲也顾不上当和事老,更不管什么二王之争,抢前一步,“换了多少?”

“嘿嘿。”赵维贱贱一笑,“没多少,不足挂齿。”

“没多少是多少?”

“也就200多斤金子,2000多斤白银吧!”

“多多少!?”

这回不光江钲,陆相公调都变了,一众屯主差点没站稳。

“他,他说200多两,还是200多斤啊?”

十六两为一斤,200多斤就是三千多两。还有2000多斤白银

结果,大伙儿还没反应过来,赵维得瑟到极致的腔调又传了出来。

“嗨,别惊讶哈,这都不算什么。咱和曼卡的人都说好了,我的人去他们那采金子,要多少随便拿!”

“稳住,一定稳住!这都不是事儿哈!”

“”

“”

“”

包括赵晔和陈宜中,无不见鬼似的看着赵维。

皇殿之中,绝倒一片。

——————

后世可能很难理解古人对贵金属有多渴望。

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不单单是对财富的贪欲,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兴衰的高度。

而这种渴望,在宋朝尤为明显。

中原王朝缺少金银等贵金属矿藏,连铜都是稀缺资源。

而金银铜又因为其特有的价值属性,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或官方,或民间的硬通物。

铜更是汉唐宋的官主货币,决定着国家金融体系的成败兴衰。

铜作为货币,在汉唐之时还好些。尽管中原缺铜,但由于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的关系,还能够支撑货币运转。

可是到了宋朝,情况却是急转直下。

朝不抑商,致使经济体量在短短几十年内呈现爆发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