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0章 分工才能出细活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个船厂就不需要从都到尾的盯着一艘船不放了。

他们只需要做好船体的某一部分的配件就好。

最后所有的零件再在一个船厂中完成组装就好了。

这样做一个好处就是。

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对这艘船的制造工艺全部了解。

他们只需要将自己手里的那部分做到完美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就极大的缓解了造船人才甚至造船厂数量不足的情况。

大船厂负责大部件,小船厂负责小的,全都各尽其用,互不耽误。

分工合作才能将大明的造船行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当然这个理念也不是李天首创的。

在后世几乎所有的中小型工厂,面临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这样,基本上一大半的零部件都需要从别的地方买。

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的生产到最后产品出厂,中间少说要经手一两百家的工厂。

这是后世最普遍的情况了。

但现如今的大明,还秉承着,不管什么东西,从头到尾就单独由一个工厂来完成的理念。

在他们看来,只有一个地方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殊不知,这反倒是对顶尖人才的极度浪费。

就拿这次制造实验轮船的那几十个工匠来说吧。

他们每一个人单拿出去都是名震一方的造船名匠,他们这么多人集中起来,全都在搞一个东西。

所有人都从头到尾参与其中,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这艘船改怎么造了。

但却没有人特别的突出。

加入按照李天的办法,将二十多个人精英分开来。

让他们每个人专注的研究船体的某一个部分。

凭他们的实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他们就能将自己所掌握的那一部分,打磨到完美无瑕的程度。

最后船体以组装,所有部件都是完美的,那造出来的船自然也就是完美的。

要是让他一股脑的全都冲上去瞎搞,最后的效果是绝对没有这么好的。

这就好比一个水桶,他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块,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水桶能装的水是有限的。

但若是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突出一大截,然后在重新把他们聚合到一起,打造出来的新的水桶,上限必然会远远的超过原来的那个。

开始的时候,索菲亚还不懂李天为什么非要这么设计,生生将原本三天就能完成的事情,拖到了六七天才完成。

但当李天给她详细的解释了这么做的好处之后,索菲亚整个人好像突然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般,简直就要将李天当做工匠之神来崇拜了。

看着最后这个设计图的成品,即便已经劳累不堪的索菲亚依然忍不住兴奋的道,

“皇帝陛下,咱们设计出来的这艘船,必定是要在震惊全世界的,我能参与到这样一艘伟大的轮船的设计中来,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