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6章 冶铁坊,神秘女人

虽然时间还有的是,慢慢来也无不可。

可是李天厌烦了每天批阅奏折的事,还是忍不住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在他看来,与其坐在御书房处理那些繁琐的政务,还不如自己亲自参与到其中,对大明的帮助更大。

他昨天才在皇后的提醒之下,被唤起了殖民世界的想法。

第二天,他就忍不住想要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按照昨天梳理出的顺序,想要造船,就要先提升钢铁质量。

但此时的京城附近最大的冶铁工坊坐落在距离德胜门一百多里外的延庆地区。

即便是快马加鞭可能都要五六个小时才能跑到。

一天之内想打个来回,几乎不太可能。

而且出城那么远,带的人少了,安全没法保证,带的人多了,又会极大的拖慢李天的速度。

想来想去,李天还是暂时放弃了去视察一下官营冶铁坊的打算。

转而来到了位于城南宣北坊一家私营练铁坊观察。

过了宣武门,向东走不远,就是后世闻名的琉璃厂所在地。

此时的琉璃厂还不是后世的那条著名的文化街,直到嘉靖年三十二年,在城外建立了外城。

这里变成了居民区之后,不再适合烧制瓷器,才逐渐变为后世的那条街。

在明朝的早期,琉璃厂作为工部的五大厂之一,不管是人员还是规模都是非常大的。

这也就逐渐让琉璃厂周边出现了居民区,渐渐的变得热闹了起来。

有很多工坊因为占地太大的原因,不得不从寸土寸金的内城搬出来,就落户到了这个人员逐渐稠密的地区。

而李天他们今天要参观的这家陈记铁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从内城搬出来的。

陈记铁坊,一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某个陈姓的人开办。

但经过东厂番子们的调查之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陈记铁坊的真正主人,并不是什么姓陈的,而是定国公徐景昌。

徐景昌是中山王徐达的孙子,是上代定国公徐增寿的儿子。

徐达一脉出了两个国公,又出了一个皇后,可已算是此时整个明朝最显赫的勋贵世家了。

但是徐景昌完全没继承他爷爷和他爹的英勇,在朝堂一生都是庸庸碌碌,没什么作为。

可是他毕竟也是堂堂一个国公,手里虽然没有兵权,可是生意确是做的风生水起。

这个京城最大的私营冶铁坊就是他家诸多产业中的一个。

刚来到这里,李天等人就被那冒着几丈高火焰的灼热气流给冲的无法再靠前一步。

在工坊中忙碌的那些冶铁工匠们,一个个光着膀子,仅在胸前披着一张黝黑发亮的兽皮围裙,到处在满是烧的滚烫的铁水间晃荡。

看得李天等人是一阵心惊肉跳。

“穿这么少,他们也不怕被烫伤!”王福忍不住担忧小声嘀咕道。

江保则是插嘴道,

“那能有什么办法,这种地方,即便是数九寒天依然热气蒸腾,穿的多了反而更容易出事。”

王福何尝不知道这种事,对江保翻了个白眼,不满的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