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8章:必须

“夫君,你做的已经很好了。”丁秀妍伸手抚上董三河的眉间,“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大年初一了,你把所有的愁绪留在这一年里,明年春耕秋日大丰收,百姓欢欢喜喜。”

董三河眉间的褶皱在丁秀妍的指尖展开,他握住丁秀妍的手,“阿妍说得是。”

丁秀妍感受着丈夫指腹的摩挲,嘴角含笑,含情脉脉地看着董三河。

夫妻二人眸光相对,注视着对方时,仿若那半尺的距离中出现了一种吸力。

董三河瞧着羞红一张脸而避开视线的妻子,更为主动的靠过去。

摇曳的烛光吹灭,床幔放下,春宵甚是美好。

次日,新年的第一天。

董三河与丁秀妍正在吃早饭的时候,骆刃脚步匆匆的进来禀报。

“老爷,董姑娘来信了。”

董三河欣喜,他撂下筷子,“快给我。”

骆刃说:“送信人说是董姑娘要求过,要亲手交到姥爷手里。”

“把人请到前院大厅,好生招待。”

“是”

骆刃出去,董三河拿起筷子又匆忙吃了几口饭食,这才出了门。

送信之人是常奎父亲身边的老管家的儿子冯吉,因为几次支持常奎被冉氏打压赶出了常家。

离开常家,此人就跟着支持常奎被冉氏清理出去的店铺掌柜等人聚到了一起,在常奎的安排下去了别处。

这次来西北需要可靠的人,常奎就才把冯吉派过来了。

冯吉见到董三河走进来,他立刻站起身,对着董三河拱手一礼,“小的冯吉,见过董大人。”

“不必拘礼,请坐。”

冯吉并未先坐下,而是将身揣的信双手奉上,“这是令侄女让我转交给董大人的信。”

骆刃接过来转递给董三河,心道,董姑娘这是写了多少的内容,信挺厚的。

董三河瞧着信封的厚度,想法和骆刃不谋而合。

他接过信,迫不及待拆开。

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董三河有那一瞬的怔住。

这信封里不只是信,还有东绥钱庄通用的银票,面额都是千两一张,一共有五万。

骆刃也惊了下,随即抿唇笑了。

董姑娘一向对董三河大方,送信的同时塞银票,这事她干的出来。

冯吉挑起眼皮扫了一眼,随即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坐在一旁。

常奎说了,在西北买地种植桑麻,建造作坊等事情他不用主动说什么,董姑娘会在信中提及,只有董三河问得时候,他再回答即可。

董三河把银票收起来,马上把折叠的信展开。

董薇晗入乡随俗,她也是竖着写,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从左到右。

首先是问好,其次是写了家里的情况,之后就是在西北买地或者租地,雇佣百姓等事情。

董三河越往后看,心情越是激动。

西北干旱,百姓种植庄稼,就是悉心照料一亩三分地,百姓们还是吃不饱。

西北各州的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每年都会开仓救济,可好年头能救济,若是碰到天灾,整个东绥国都收成不好,又怎么办?

所以,西北这边必须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