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薇晗只是开食铺,小本经营。
陆莹环想象不到能有啥大事发生。
而且,还严重到非要公爹帮忙的地步。
陆莹环也想跟过去听一听。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说出来,陆氏已经走了。
翟家,书房
翟大爷翟炳恒在永州有五个山头,两个石场,三个林木。
朝廷建造港口,行船靠岸就不再是杂乱无章。
沙滩还需要铺石,陆地上又要建仓库,冰库。官兵驻扎看守也要房舍。
这些都需要建造材料。
知州大人请翟炳恒过去,谈论这件事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在涠洲建港口,朝廷拿出来的银钱觉对不会太多。
朝廷自有的石场和林木运往过来费人费力费时,这就要从涠洲本地拥有私家石场和林木的商户着手。
翟炳恒庆幸朝廷并非一毛不拔,可朝廷对于这些材料不是白要,这价钱也足够让人头疼。
多了,那是趁火打劫朝廷,还得了?
少了,那就是亏本的买卖。
不参与更是不行。
翟炳恒把这些都说给了翟浩听。
翟浩皱了眉,说:“朝廷还真会给咱们出难题。”
话音才落,家奴便敲响了房门。
“老爷,董姑娘来了,说是有事找您。”
翟炳恒,“让人进来。”
家奴把书房的门推开。
董薇晗进了书房。
“见过伯父”董薇晗因为身穿男装,对着翟炳恒拱手一礼。
“薇晗,你找我有什么事?”翟炳恒一边问,一边指着椅子,示意董薇晗坐下说。
董薇晗对着翟浩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坐在了翟浩的边上。
她看向翟炳恒,把朝廷要把建港口的活分派给商户的事情说出来,她道:“这就是大活分类给包出去做,现在消息还没有颁布,伯父,咱们合作,一起招一批工匠,集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签下契书,到时候咱们手中的人最齐全,一定能把活包下来。”
翟炳恒也不过是知道朝廷在所需材料上派给了商户,他惊讶于董薇晗怎么会知道这个消息,“薇晗,你这消息可靠吗?”
“沈大哥与林将军去过知州府,耳尖听到的消息,只是还没有颁布。”
这时候,陆氏过来,随从又一次敲响房门,声音打断了屋内的谈话。
陆氏站在外面听了一耳朵。
她还以为董薇晗遇到了什么难事。
原来不是。
陆氏提着的心放下,走进书房就问:“牧良在知州府听到了什么消息?”
董薇晗又重新说了一遍。
陆氏看向丈夫,“薇晗对一些事还不懂,你快与薇晗说说。”
“我正要说呢,你就过来了。”对夫人解释下并不是自己藏掖,翟炳恒才看向董薇晗,说:“薇晗,朝廷的确是派给了商户,不过只是所需的石料和木料,至于工匠们,朝廷应该会在各州征集,你想错了。”
董薇晗微蹙了下眉头,“征集工匠,朝廷就不需要给工钱吗?”
“需要付工钱,只不过是月结还是日结,又是多少,朝廷还没有公布。”翟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