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三河来到洪州,首先就组织百姓挖沟渠,垒堤坝。
如今挖的沟渠距离洪州城外大片土地有一千五百丈远的一条大河越来越近,不出意外,明年近十月份就能完成。
这期间,所有的苦力是城中城外每户人家征来一个年轻劳动力,中午提供一顿粗粮做的饭食。
百姓们难得领了朝廷的救济粮,再加上一年劳作的收成,做工赚的银钱,终于不用饿肚子过年。
且董三河自掏腰包给百姓买粮食种,虽然是用劳动力换种子,可也比先前不管百姓死活,贪粮转手去卖的官员令百姓们信服,敬重。
这就导致董三河下达改善洪州的各项任务时,百姓们都会支持。
就连常奎和董薇晗在百姓们心中也是被感激的对象。只因这些年来,他们是第一个来洪州发展的‘商人’。
董三河觉得董薇晗的想法很好,可是他说:“鸡崽鸭崽猪崽,这些也是需要本钱,洪州百姓还没有余钱去买。”
董薇晗倒是能提供,只是她已经做的太明显,要是在提供大量幼崽,难免就被上边的人盯住了,这不是她要的结果。
董薇晗微微拧眉,也做出一副苦相,不过,她觉得,三叔一心为百姓着想,办法总会想出来。
果然,就听董三河说:“幼崽的事我来想办法,还有这事,我也得好好计划计划。”
“我会在这边留段时间,三叔想好了就与我说,我也好动工把作坊建起来,等到幼崽长大,作坊就招人开工。”
董三河看着董薇晗已然认为养殖会做起来的样子,他紧抿的唇向上扬起。
他们二人从书房出来,天色已经暗了。
丁秀妍安排了客房,董薇晗便住下了,次日,她就带着董沫晗和宋玲,张婧离开,去了她买的宅子。
董薇晗夜里将黄皮地瓜秧子传送到大木箱子里。次日回到宅子,她就让人打开木箱子的盖。
由于还没到种植的最佳时间,这些秧子被人打理着。
前五天,董薇晗带着董沫晗,宋玲,张婧在洪州逛,看完城里的景象,再去城外。
五天后,董沫晗和宋玲便留在家里做课业,张婧留下陪着她们。
董薇晗带着石安和张霖去买的那一片地,其中还有一位董三河亲自挑选的一位孙名良的管事跟着。
雇佣的百姓已经把地翻好,也用老牛犁出地垄。
董薇晗望着那片地,眸中染上笑意,笑得另外三人莫名其妙。
这就是一大片旱地,董姑娘这是看出宝来了吗?
董薇晗见到三张发懵的脸,她也没去过多解释,“上车吧,去靠近大河那边看看。”
不只是种庄稼需要水,做吃食也少不了水,目前以挖井出水率来看,董薇晗首选靠近水源的位置。
到了地方,董薇晗先在河边走走看看。
大河约莫六尺宽,水流不急,用树枝比划一下,水位也就堪堪到董薇晗小腿的位置。听孙良说,就洪州前后,靠近这条大河的几个州城的长度,最深的水位也就到一个成年男子的胸口,至于源头与尽头都望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