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送走了刑婆子,对董薇晗说:“等石峰回来,让他把娟子抱到东屋去。”
董芳娟是在东屋做的月子。
董薇晗主动把做月子餐的活给揽下来。
陶氏知道董薇晗的厨艺好,为了让董芳娟坐月子时养好身体,她也没拒绝董薇晗的好意,饭食这件事陶氏插不上手,她就一心去照顾孙子。
整个月子期间,董芳娟吃着各种适宜的补汤,不管是白日还是夜晚,她还不曾被孩子哭闹过,气色很快就补养回来。
董薇晗专心伺候月子,买地买店铺就交给了王仁和石安去做。
孩子满月这天,秋季茶已经采完,石峰向主家请一天的假。石家摆了宴席,街坊四邻都过来,一共有八张桌。
宴席结束,该收拾该归拢的东西都弄好,董薇晗说:“伯母,堂姐,堂姐夫,我出来的时日不短了,准备明日启程回去。”
董芳娟不舍,可再不回去,董薇晗和董沫晗就不能和家人过个团圆年了。
石峰今年不去青州那边,也就不能带董芳娟回娘家,又何况儿子还太小,即便是去青州那边,也不能回。
他说:“薇妞,你往后拖一天,我给爷奶和爹娘,还有大弟二弟准备的年礼,你给捎带回去。”
“行”
后天,董薇晗领着妹妹和宋玲坐上马车离开了绛州。
董薇晗把石安留在了绛州,让他先跟着石峰学学如何管人,记账。
董薇晗没再去盛京,直接从另一条路回家,途经青州,董薇晗照例停了个三五天。
已经连续两年提前一个月给过年奖赏以及商定什么时候放年假,大家已经习惯,所以今年早早就把帐弄好,银钱也准备的黄金。
董薇晗给杨智留了银钱,让他提早准备好年礼,过完年就送出去。
离开青州,等回到平川镇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七。
宋妙与妹妹宋玲说了会儿话,她就从柜子里的抽屉中拿出了三封信去主屋找董薇晗。
“薇晗姐,有你三封信,两封是涠洲来的,一个是洪州。”
董薇晗接过信,立刻拆开了涠洲那边送来的信。
宋氏信上说一切都顺利,倒是也有羡慕嫉妒针对的人,只是护肤膏的配方没有,倒是没给瑰丽馆带来损失,至于混混捣乱,有翟家出面,也都解决了。
赵志信上也是报喜,海港建设还未结束,食铺还能赚,且外国有商船来了东绥,三艘大船的舶来货半天不到就被大商户瓜分了。
还有樊东管理的地,西瓜产量大丰收,除了在涠洲卖,樊东还把西瓜运到了其他州城,一个夏季倒卖西瓜就赚了一笔钱。
涠洲所有的开始都是好消息,董薇晗笑得合不拢嘴。接着,董薇晗拆开了洪州张霖写来的信。
这次种的黄皮地瓜产量照比去年高出两倍,且味道还甜,洪州百姓为过冬屯粮食,雇的工人有一部分没要银钱,直接用黄皮地瓜作为了工钱结算。
还有新作坊的事情,包工的匠人们在栓子带领下去了洪州,秋收后,买来的地就开始动工,来年开春早点干,约莫着来年八-九月就能完工。
把信折好,董薇晗不禁想知道董泽凯种植草药顺不顺利。
她把信收好,又从柜子里拿出红色绣着色花瓣的斗篷,说道:“沫晗,来,裹上斗篷,咱们回山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