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地瓜粉做出来后,董薇晗先用卤味吃食的汤冲做的焖子。
肉汤的香气,焖子放凉后的q弹,令尝过的人赞不绝口。
“这是焖子,放凉后的焖子可以切成片馏着吃,还能用白菜炖着吃。冬天里涮锅子,也行。”董薇晗说道。
小叮砸巴着嘴,满口的肉香,真好吃,他说:“董姐姐,你教我做焖子吧。”
小言几人也张罗着学,“董姐姐,还有我们呢,我们也学。”
董薇晗笑看着六位少年郎,笑着答应下来,“你们想学,我就教。不过,在学做焖子之前,你们要先把做粉条给学会了,先让双晗薯粉卖出去,这样一来,吃的有了,工钱也有了。”
六位少年郎连连点头,异口同声说:“我们听董姐姐的。”
董薇晗教小言几人做粉条,瞧着简单,在和地瓜粉糊糊以及漏粉入锅时,要掌握的制作糊糊的粉与热水,冷水的比例和火候的掌握,再到晾晒的注意事项也不少。
等到小言几人熟练掌握,又过去了半个月。
眼下进入了十一月,天气冷了。
制粉作坊有专门放黄皮地瓜的仓库,倒不怕黄皮地瓜冻坏了。
独独就是这煮出来的粉丝过冷水时,很冰手。
董薇晗说:“天气冷了,没上冻之前,你们多做地瓜粉,粉条就先停了别做,等到天气暖和,双手能碰冷水时在做。”
叮嘱之后,董薇晗和董泽瑞去向董三河和丁秀妍辞行。
他们兄妹俩离开那天,董三河正好休沐,他亲自去送人。
董三河坐在董薇晗这辆马车上,他说:“洪州有你们过来发展,也引来了做小本生意的商人,洪州没在让朝廷掏救济银和救济粮不说,还能交给朝廷税银。”
说这些的时候,董三河是笑着的。他为一方百姓,也没忘记要做董薇晗的靠山这个承诺,为了让皇上别忘了他这个人,他已经写好了折子,在皇上封笔前能到皇上的书桌上。
董薇晗过来帮董三河,也是想让他早点往上升,以后她也能获利。而董三河也不是做等帮扶的人,到洪州后办的事也可圈可点。
只是,董薇晗有些许的担心,她朝着董三河凑了凑,说道:“三叔,您也快任职三年了,这上面不会再把您派去像洪州这样的地方?”
“朝廷每三年一科举,不缺能人贤才。”董三河回道。
董薇晗也觉得是,不过,圣上的意思也不好揣测,她又说:“三叔为百姓办实事,继续连任也很好。”
很快,马车到了城门口,董三河下了马车,丁秀妍这时候也下车,走了过来。
董三河说:“你们兄妹俩,路上注意安全。”
丁秀妍道:“回去给你们爷奶说,让他们别惦记,我和你们三叔都很好。”
“是,三婶的话我们一定带到。”董薇晗道。
董泽瑞说:“三叔三婶,这天怪冷的,您们快去车上,回吧。”
董三河摆手,示意王仁赶车,“你们走吧,我们看你们出了城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