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面上的每一道菜都令人口齿生香,很下饭,红豆米饭一共四大蒸笼,竟是都盛没了。
董薇晗已经提前给新娘子留了饭菜,秦氏早把饭菜送过去。
丁秀妍天没亮就起床,喜婆婆为她梳妆打扮,吃喝一律不准,以免三急。
她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本想吃糕点和果子充饥,没想到,还专门给她送来了饭菜。
菜并不是每样都有,量也不多,都是用小碟子装,从摆碟就能看出对方的精心细致。
董薇晗,对这个侄女,丁秀妍还是知道的,出嫁前,母亲还嘱咐她要和董薇晗处好关系。
当初,董三河在书院被冯举人的二姐纠缠,董薇晗直接损了他们,虽然董三河也挨了罚,但总归是一次性解决了麻烦。
还有年前在首饰店,她只匆匆瞧见个背影,当然,如果当时乔家姐妹真要难为董薇晗,她会相帮的。
不知不觉,丁秀妍把半碗米饭,八碟菜都吃没了,她还有些没吃够。
正是这时候,房门被推开,董三河进来了。
丁秀妍注意到他看着空碗空碟,一时窘的面颊染上红色。
娇嫩羞涩的一张俏脸,稍稍抬起眼皮瞄,又紧着垂下眼眸的模样,令微醉的董三河心跳扑通扑通跳动加快。
稍后,秦氏来收拾碗筷,见董三河也在,说:“三弟,坐席的人多,没人灌酒却也喝了不少,你都没吃几口饭菜,我去给你端几样过来。”
“有劳大嫂了。”
秦氏连连摆手,端着空碗空碟出去,一刻钟又回来了。
房门关上,董三河问:“还吃吗?”
丁秀妍已经吃了半饱,其实还能再吃点,她却摇摇头,“我不吃了。”
董三河也没强求,自己拿起筷子吃起来,模样很享受,回味无穷。
丁秀妍看董三河吃的香,嘴里泛出了津-液,眼睛不自觉跟着董三河的筷子移动。
董三河拿起另一双筷子递给丁秀妍,“和一大家子坐一起吃饭习惯了,忽然自己一个人吃饭不习惯,你陪我吃。”
丁秀妍点点头,接过筷子开吃。
未时末,董薇晗开始和面,醒面时又切韭菜,虾仁,猪肉等,肉和虾仁剁成泥,韭菜切碎,各种调料拌饺子馅。
人多,包饺子就很快,三刻钟,饺子就下锅了。
煮饺子时,饺子还没熟,秦氏捞出来两个放到小碗中。
稍后,董薇晗端着碗,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看着晚上的流程。
董三河和丁秀妍一齐吃了鱼,寓意年年有余。又一齐吃了豆腐角,寓意岁岁有福。
最后,他们一起吃饺子,媒人笑着问:“新娘子,生不生?”
丁秀妍羞红脸,“生”
众人起哄,恭贺他们早生贵子。
洞房花烛夜,春宵一刻值千金,吃完饭,人们也就都散了。
次日,新媳妇向公婆敬茶,再见见董家亲戚。
董家就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长辈给丁秀妍准备的见面礼都很简单,并不是贵重物。
董三河觉得,以后他们夫妻二人怎么相处,是相濡以沫琴瑟和鸣,还是相敬如宾尊重她却不打开心扉,全都取决于丁秀妍的态度。
今日,丁秀妍的表现大方得体,没有露出一丝的嫌弃,董三河是满意的。
见过了长辈,认识了兄嫂,侄子侄女等,钱氏就让他们回房去了。
第三天,董三河和丁秀妍坐马车去镇上,回门宴在章家举办,另外一辆车拉着回门礼。
董薇晗和董沫晗,董泽瑞做一辆马车,跟在他们后面。
到了拐进双晗食馆旁门的巷弄口,董薇晗和董沫晗下车,董泽瑞去了作坊。
青州的店铺,青平县的铺子,以及平川镇的双晗食馆,花生买卖,还有作坊,大年初八就开工了。
都是过年放假前商定好的开业时间,董薇晗和董泽瑞没有亲自盯着,也都准时开工。
姐妹俩进了后院,董薇晗见到两个陌生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