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董家老两口子真是有福气。”
“就是说,三儿子考中举人,和县令大人家结了姻亲,这去当兵的二儿子又做了官回来,以后可是享不尽的福啊。”
……
乡里乡亲说话声不小。
董二江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大嫂子,赵氏不懂胡说,你别听她的。”
“诶,你说啥就是啥。”妇人还是更信赵氏,对董二江多少有些惧。
董二江在心里埋怨都赵氏嘴巴快爱显摆的毛病。
他快走几步进了院子。
赵氏和董泽霖跟在他后面。
董晴病怏怏的整日不出屋,镇上郎中看遍了,每天两顿汤药喝着,依然没有好转。
赵氏担忧董晴被常奎弃了,董晴亦是如此。母女俩一齐忧心忡忡,精神头就不足。
为此,董泽霖担心母亲和姐姐,他回去的时候多了,有时会留下来不回老宅。
昨天夜里,董泽霖就没回,在家里,他睡在炕头,用一布帘子隔开,那边依次躺着赵氏,董晴和常奎派来的丫鬟婆子。
董晴气色不好,没跟来。
-
董二江推开外屋地儿的木板门,屋内的人听到动静,靠门边的董泽瑞去看情况。
掀开门帘子,董泽瑞眸子不由得瞪大,好一会儿才发出声音,“二,二叔”
董二江三两步就到了董泽瑞面前,抬手拍在他的肩上,“瑞子,三年没见,你小子长这么高了。”
董泽瑞心道,拍的他肩膀子都麻了,
这手劲儿真大。
“二叔,快进屋。”董泽瑞撩着门帘,人让到一旁。
董二江稍微弓身低头,进了屋内。
“二叔”“二弟”“二哥”
不同的称呼在屋内一声声说出来。
董二江与大家一一招呼,唯独和董三河说话时,声线中透出一份疏离。
董三河抿抿嘴,赶快朝着一边挪步,不隔在董平和钱氏的前面。
董二江看向董平和钱氏。
他怨过母亲将他们这一房赶出去。
自打偷听到他们说的话,有一半怨气转到了董三河身上。
要不是他对柳氏有了不该有的心思,何至于柳氏被母亲不喜欢,视为不安分的妇人,硬要撵走柳氏。
董二江不依钱氏,二房就被赶了出来。
当年,董二江真不想替董三河去当兵,特别希望还不是秀才的董三河因为当兵误了读书。
可为了媳妇柳氏,他毅然决然的应下来,最后,夫妻阴阳相隔,而他还没能闯出大名堂,更没机会落脚在盛京。
一开始,到了营地,听老兵的讲述,怀着一腔英勇的董二江忐忑了。
他只拿过锄头,长枪或者刀等武器都没碰过,怎么上阵杀敌?那不是送死嚒。
好在将军并没有让他们新征来的兵去送人头,而是被-操练。
练了几个月,两国竟然议和了,董二江没有上战场。
春去秋来,董二江从一个新兵到一个老兵。
今年,北番派小队人马屡次试探,在王副将带领下,董二江博了一把,立了两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