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二江的确憎恶董三河,可他这次过来真不是揍人。
他低下头,看着母亲那张爬上了皱纹的苍老的脸,说道:“娘,我不揍他,我是过来找他借用纸笔和墨。”
钱氏狐疑地看着董二江,明明听到了,却又问他,“你是来借用纸笔和墨?”
董二江将老母亲扶正,他很用力地点了头,“赵氏虐待薇妞沫妞,还要把她们姐妹俩卖掉,其心思歹毒,我要写休书。”
这小半年赵氏的所作所为,钱氏不止一次想过让董二江休掉赵氏,她和董平还琢磨着怎么和董二江谈这件事,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出来了,这倒是省了她和老头子的口舌了。
“那你写吧。”钱氏让到了一边,顺势还把老头子拽到一旁。
钱氏和董平坚信读书可以出人头地,三个儿子都被送过学堂。
老大认识字,写字却歪七扭八,背书嫌腻烦,八岁说什么也不去读书,就跟着董平种地。
董二江读书写字还行,可做学问,答题就很欠缺,考了几次秀才都不成功,他也放弃了。
唯独董三河坚持下来。
钱氏和董平想一碗水端平,可随着董三河屡次被先生夸赞,说他是读书考功名的好苗子,钱氏的心偏了。
因为柳氏,董二江与钱氏对着干不听话,钱氏这心就偏向于三儿子和大房。
钱氏忆起往事时,董三河已经磨上墨。
董二江铺纸,提笔蘸磨写了休书。
休书写完,董二江把纸张拿起来,呼出热气吹了吹,字都干了,这才将纸张折叠。
董二江拿着写好的休书离开,鞋底安装了轮子似的,步伐特别快。
赵氏一直让丫鬟站在门口盯着,听闻董二江回来,她赶紧从屋里出来,揭开锅盖去端饭菜。
丫鬟把前门推开,董二江大步跨过门槛。
看着矮桌上摆着的饭菜,还有坐在矮桌边拿着筷子递给他的赵氏。
赵氏眉开眼笑,唇角得弧度被尺子量过一样,一双眸子充斥着对丈夫的爱慕和崇拜。
“夫君,你别站那啊,快过来吃饭。”赵氏声线柔和,宛如春雨细细润着干涸的大地。
董二江视线偏开,口中发出一声嗤笑。
董沫晗一出生,柳氏就死了。
大嫂秦氏帮着照顾到两岁,那时,董二江总是和其他人换取回家的机会,年年回来一次。
秦氏照顾的烦了,好说歹说劝董二江再娶。
董二江犹豫再三,最终答应。
当天傍晚,董二江拎着酒去了柳氏坟前,一个人边说边喝。
秦氏把董二江要再娶的消息散出去,寡妇赵氏就动了心思。
董二江喝完酒从山上下来,赵氏便在半路就将他堵了。
云遮月,清洒的月光像是一层灰纱,令夜色朦胧。
蜿蜒小路中站着一个女子,她窈窕身姿,温声细语,一声‘江郎’,叫碎了酒醉的董二江的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