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那块地该怎么建设。
之前她已经考察过了,那个池塘,适合种些莲花,夏天可以赏景,秋天还可以挖莲藕。而池塘边的那一块地,是块盐碱地,不
是很适合种植作物,这也是那块地一直荒废着,没人种植的原因。
宋辰韦也有些好奇,之前她忙的每天都出门,最近却又待在家里不动了。
这日见她又坐在那写写算算的,立马问道:“最近也看不到你画设计图了,怎么,你打算封笔了?”
“没有,这一季的主打我就出了一款,剩下的都交给赵承了。”穆若安淡淡的说道,她说了要培养新人,那么就不能自己一直把
持着,不给新人发展的机会。
如今韵锦设计部的风气就很好,大家都在良性竞争,这样对公司是最有利的。
宋辰韦见妻子不是很想搭理他,就上前看看,她到底在干什么。
穆若安也没有想要瞒过他,一直都是大大方方的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只是宋辰韦对她的事情很少好奇,所以媳妇买了一
块地的事情,他刚发现。
宋辰韦瞪着眼睛,一时惊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他这老婆,真是闷声做大事,房子说买就买,如今这地也说买就买。
“你买了一块儿地,打算干什么?”半晌过后,宋辰韦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问道。
穆若安笑了笑,抬眼看了宋辰韦一眼,将桌子上的纸拿了起来,递给宋辰韦,这就是她这几日的成果,宋辰韦一边看,穆若安
一边在旁边解释说明,没块区域是干什么的,需要多少人,什么时候能开始盈利,都写的很详细。
宋辰韦听完,只一个感想,老婆真是有个聪明的脑袋,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不过他最感兴趣的一点,还是穆若安提到的,可
以带到村里的经济发展的问题。
穆若安最先想建起来不是庄园的主题,而是养殖区,先将鸡舍和鸭舍建好,买些鸡苗鸭苗,这时候就需要养殖人员了,可以在
花溪村里雇佣有经验的人,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不需要撇家舍业的出去打工,就近工作,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这种鸡鸭棚子好盖,村里人就会,不需要什么专业的建筑工人。
穆若安买好木料之后,就让村长在村里找了人来盖鸡鸭棚子,除了鸡舍鸭舍,穆若安还让人在靠近池塘的盐碱地上盖了两间木
屋,这是给养殖人员盖的宿舍,方便给小鸡小鸭烧热水和煮些饲料。
靠近池塘的地方盖了鸭舍,在木屋的附近盖了鸡舍,又在池塘的上方搭了一条两米长的延展台,方便赏荷花,喂锦鲤。
鸡苗和鸭苗也是村长帮着联系的,鸡舍鸭舍一建好,小鸡小鸭就送了过来,过来照顾鸡鸭的工人也找好了,村长一共推荐了两
队夫妻,穆若安见过了,觉得都不错,只是如今规模小,还送不上这么多人,就选了其中一对夫妻,夫妻俩三十四五岁的样子
男的叫何大明,女的是葛红霞,正是那日给小团子果子吃的小女孩的父母。
小女孩叫何明月,看着小,其实已经八岁了,应该要上一年级的年纪,但是因为爸妈在外打工,奶奶又瘫痪在床,何明月小小
年纪只能在家里照顾奶奶,不能去上学。
其实何明月是夫妻俩的小女儿,大女儿何明珠已经十五岁了,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当年老太太生病,家里借了不少钱,可是到
底还是没有治好老太太的病。
当穆若安说需要人照料鸡鸭的时候,村长第一个就想起何大明两口子了,将两口子叫了回来,让穆若安见见。
穆若安见两人都是老实人,又听了村长说他们家里的情况,立马决定用何大明夫妻俩照料鸡鸭。夫妻俩得了工作,就将大女儿
明珠叫回来照顾奶奶,小女儿明月则是去上学。
另一对夫妻虽然暂时没有得到工作,可是穆若安已经说了,今后这里需要很多工人,村长安慰了几句,两人只笑呵呵说道,以
后有什么活都可以找他们夫妻俩。
宋辰韦是一个月以后过来看的,那这时候,这养殖区已经初具规模了,小鸡在围栏里啄米,小鸭有些已经能下水游泳了。
只是现在已经九月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池塘里的莲花种子没有种,除了水草,有些光秃秃的。
不过这些都不着急,等到明年开春,将种子撒进池塘,到了夏天,就是遍地的莲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