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帝位之争

朝中传来噩耗,皇帝突发旧疾,驾崩了。无忧城中弥漫着浓浓的哀痛。

朝野上下,顿时乱作一团。皇帝膝下子嗣不多,大皇子蓝希鸿早年夭折,二皇子蓝希澄母妃身份低微,皇后封毓婉所生的三皇子蓝希澍只有三岁。

皇帝尚未及册立储君就驾崩了,竟连一句遗言都未曾留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继承皇帝之位,朝野上下众说纷纭。

今日朝堂之上,太妃与皇后齐齐坐朝,与群臣商议由谁来继承王位。

御史大夫上前奏道:“臣以为,王位应有皇后嫡子三皇子继承,名正言顺。”

吏部尚书却言道:“臣以为王位该由能者居之,二皇子睿智英武,实乃王位最佳人选。

“二皇子母妃身份低微,偶得国主宠幸,封为妃子。这样的出身怎么可以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可是三皇子才三岁,如何能亲国理政?”

……

文武百官各执一词,朝堂之上一时沸沸扬扬。

到最后,自动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齐王封萧为首支持三皇子蓝希澍登基为帝,另一派以燕王黄绍为首支持二皇子蓝希澄登基为帝。

齐王封萧乃是皇后封毓婉的父亲,三皇子蓝希澍的外公;燕王黄绍则是太妃的哥哥,黄怜的父亲,蓝希澄的老丈人。

齐王紧紧咬住嫡庶之古法。联合庆王和刑部侍郎等与蓝希澄有过旧怨的人据理力争;燕王则是与太妃一道强调立贤重于立嫡。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是紫胥国两大势力的较量。

无忧城中大多数平民百姓都倾向于二皇子蓝希澄登基。毕竟一个是已经成家立室,军功在身的皇子,另一个还是个吃奶的娃娃。当皇帝,谁更合适,高下立现。

立嫡立贤之争持续了半个月,形势才渐渐明朗。

皇后寝宫中,三皇子蓝希澍正殿前玩耍,皇后封毓婉一脸愁容地看着儿子。

齐王封萧垂首在侧,劝慰道:“皇后也不必太过心焦,朝中仍是有人站在我们这边的。”

封毓婉看了一眼封萧,有些丧气道:“爹爹不必宽慰我,这几日朝堂上风向突变,皆是因为蓝希澄灭蝗有功,得了人心。”

封萧也没有想到南方蝗灾竟会成为蓝希澄战胜他们的契机。蓝希澄竟然亲帅大军赶着十万只鸭子去南方灭蝗。短短数日,蝗灾就被消除了。

此举赢得了南方百姓的大力支持,都说二皇子足智多谋,必是治世明君。朝堂之上也有大臣因此而纷纷倒戈,就连刑部侍郎于谦也有所动摇。

眼见大势已去,皇后心灰意懒,与封萧商议不如主动退出帝位之争。若三皇子能得一王爷之位,她母子也可安度余生。

封萧看透了女儿的心意,叹道:“婉儿糊涂啊,你以为退出争斗,就可以保全澍儿吗?蓝希澄是什么样的人,你忘了吗?”

封毓婉怎么可能忘记,二皇子生母锦妃难产去世,一尸两命。当时的蓝希澄还不到四岁,却一脸阴狠地对一众后妃和御医说:“你们等着,迟早有一天,我要你们血债血偿!”一句话说的在场之人心惊肉跳,惶惶不安。

虽说锦妃难产离世是个意外,但是她当时被皇帝安排协助慕容皇后治理后宫,仍旧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

皇帝怜惜二皇子幼小失母,想要尽力弥补他,谁料蓝希澄性格倔强,每每觐见皇帝都是怒目相向。以致于后来皇帝心恢意冷,越来越疏远他。

后来大皇子蓝希鸿不幸夭折,蓝希澄突然性情大变,勤勉刻苦,文武兼修。十七岁后多次出征,屡立战功,如今与无忧公主成婚后,更是愈发显现出豁达睿智的帝王之相。

朝堂上下渐渐归心,封萧却看得清楚,此人城府极深,绝不会是众人眼中看见的那样。

封毓婉说:“不会吧,二皇子近年来,对我恭恭敬敬,对澍儿也甚是疼爱。还时常带着小康王来宫里陪澍儿玩耍。”

封萧哀叹,自己戎马半生,一世英名,怎么生下的儿女就如此的单纯,若他哪一天不幸驾鹤西去,这一对儿女还不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封毓婉看封萧脸色难看,心里一沉,难道蓝希澄真的会对她们母子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