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没有必要再提起来,万一深究,那就完了。
所以,方小柔连卖惨求安慰都不需要了,安静如鸡的吃饭,跟没出门在家绣花的每一天一样。
想定了之后,方小柔就吃得欢快,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黑着脸的萧夜差点气饱了,这人就没有什么话要跟她说?
憋着气的萧夜一连憋了好几天,他发现,方小柔压根就把那件事揭过去了。
谁给她的认知,觉得那件事那么轻飘飘回家之后不用再说点什么就可以过去的?
倒是翌日,京城里传出了李宏远拿钱救济的事情。
京城再繁华,也有太阳照不到的角落,只是有些地方根本不允许乞丐等人的出现罢了。
李宏远买了粥馒头去施济,一点偷工减料都没有,全按照方小柔说的金额去办。
钱砸下去了,东西自然是好的。
一时之间,李宏远的名声倒是好了不少。
贤名总是很容易得到百姓的认可,何况先前传李宏远疯了的事情都好几个月了。
吃瓜群众的记忆也就金鱼那样了。
听着白亦的禀报,萧夜敛眉思考。
前一天跟方小柔接触,后一天就举动异常,很难不让他产生联想。
萧夜并没有打算去逼问方小柔的下人的打算,无伤大雅的事,去逼问未免太过。
猜测一下就能够猜到的事情。
重点不是这里,而是这件事情背后起到的一连串后果。
李宏远的父亲李坚,以及蔡国安的父亲蔡德昌两个人同属吏部,向来不对付。
吏部尚书今年已逾花甲,若是没什么意外,今年就会卸任,而李坚跟蔡德昌两人是竞争关系,都有可能顶替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从二品大员升到从一品。
蔡德昌那日,怕是原本的计划应该是激怒李宏远,令其动手,通过此事给李坚抹黑。
有一个整日闹事的儿子,想来老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本来去年李宏远的名声毁了之后,李宏远也有受到影响,但是疯了跟主动闹事毕竟还是不一样。
疯了是生病,可跟教养没关系。
官场之上互相竞争都很正常,但是,蔡德昌是宁王那派的人。
本来李坚以前立场中立,只是有些倾向宁王,就已经惹的宁王不满,蔡德昌才会处处针对。
之后因为家中儿女相继出事,跟方家的关系有点改变之后,李坚不仅对方家有所感激,连带着对洛王也逐渐关注,并在心里有所偏向。
宁王派自然不会想这些,只觉得李坚就是墙头草,以前倾向宁王留有余地,果不其然如今一看洛王好了,又倾向了洛王。
又撞上吏部尚书致仕,干脆就起了动李宏远的念头。
谁能想到啊。
碰上了方小柔啊!
被反将了一军。
萧夜确定方小柔并不清楚官场上的这些事情,她估计连蔡国安是谁都不知道。
但是,她就是恰好的做了这些事。
还助攻了李坚一把。
此消彼长,吏部尚书的位置,李坚胜算登时就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