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喜宴掰手腕事件》。
没想到啊,第四场居然来的人更多了。
许多人就是单纯的好奇,想围观,自以为自己就是吃瓜群众,到时候纯看戏躲远一点就行。
为了能够看戏,都不要脸的去讨喜帖:“不够意思啊,大家朋友一场,这么大的喜事不请我喝一杯喜酒?”
“??”朋友?什么时候的事?
但是,都开口了,那肯定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哈哈哈,你这是开玩笑呢,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喜帖肯定送到府上,到时赏脸啊。”
一听有喜帖,立马喜笑颜开,一副哥俩好生死之交官场好兄弟的样子:“一定,一定,提前跟你贺喜一句!”
来了一个,又来一个,再来一个,好多个。
“??”心里,就,觉得很不安。
不过就是喜宴,没什么大不了的吧?自己又不是什么大官要员的,这突然这么抢手,人缘这么好,心里好惴惴。
硬着头皮把喜帖送了出去,这人就拉着自己的儿子嘀咕:“你说这咋回事?”
小弟:咋回事?这不是很好理解吗?来摩拜一下老大的英姿啊。
这种理由说出来要被打。
“爹,他们一定是知道咱们请了洛王妃,洛王府多难攀上啊,一定是借此机会想攀关系的。”
谁让洛王府都不正常营业,总是开地狱练武场的门,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一般人没那个命进去。
这么官场的话出来,老父亲就理解了:“原来如此。”
小弟:个屁!
这回的喜宴充分吸取了上一场喜宴的惨痛教训,方小柔这一桌,应该说方小柔为中心的方圆三米之内绝对不会出现酒。
就连府里的下人都被交代过了,三令五申,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方小柔碰到酒,她带来的下人也是,无一例外,禁酒。
丫鬟送酒都是绕道走,厨房门口多了一队侍卫,可以说高规格的防卫了。
主人家觉得这一波铁定稳了。
但是,千算万算啊,没算到喜宴里混进了一大波的奸细。
没错,就是那些来看戏的人,他们拼着老脸要来的喜帖,结果到了现场没有酒让方小柔发挥?
那怎么可以,都买了票的不表演?
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于是,一大波奸细端着酒,不仅自己一杯,还很体贴的给方小柔也带了一杯,敬酒还帮带酒,可以说十分的有诚意了。
本来男女有大防,方小柔又贵为王妃应该要跟他们避开的。
但是,女眷都不来了,这么少的人,总不能方小柔自己单开一桌吧?也太奇怪了。
而且,只要带一句杀神巾帼不让须眉,也就过去了。
毕竟,方小柔跟全京城的女人都不一样,不是一般的女人,准确来说,大概,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