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凉州的情报很快从萧王的军营递到了洛阳,轰动全朝。
谁也没想到这些叛军竟会祸害无辜的百姓,这跟蛮夷有什么区别?倘若再让他们霍乱下去,天下恐将大乱!
一众重臣朝议过后,皇上颁发圣旨,命靖国公小世子宁允为车骑将军,率军出征。
在此事中,凉州被屠杀的只是一个无名小镇,外加几个村落,没有上位者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除非那里有他们真正在乎的人。
长生殿。
盛夏之夜,清风徐徐,月挂高枝。
老槐树上不见喜鹊,只有蝉虫不停地鸣叫着,伴着莲花池塘里的蛙声,聒噪不已。
韩少蕴坐在窗边,垂首看着手中的书信,神情一寸寸地晦暗下去。
他翻来覆去地读那几个字,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像是一道晴天霹雳,炸毁了他的意识。
“这是……真的?”
千重答:“都是按照凉州的情报信来誊写的,一字不差。”
千灯镇遭云南军屠杀,无一人幸免,周边的平封村、周家村、杨家村及玉湖村也惨遭屠杀,尚未找到活者。
千重去过千灯镇,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韩少蕴缓缓抬头,望向天边,眉宇间一片病态和焦灼,这是自回到洛阳后,他的脸上第一次表现出情绪。
“我留在那里的暗卫呢?有没有消息?”
千重低头,“他们也杳无音信,估计凶多吉少……请殿下节哀。”
心里的那根弦被触动,像是心绞,韩少蕴感觉自己会疼死过去。
脑海里不断地重复一句话:她可能死了,她可能死了……一遍又一遍。
他闭了眼睛,额上青筋暴跳,不管怎么压制,情绪还是剧烈地波动着。
明知道凉州随时会发生动乱,为什么他没多派几个人在她身边?为什么他要走得如此干脆?为什么不留在千灯镇,就算只能东躲西藏永不见天日,只要她能平安无事,都比现在要好一万倍……
闭目良久,他费了好大的劲才稳住呼吸,竭尽平静地说:“备马,我要亲自走一趟。”
千重“咚”地跪了下去,“殿下请三思,圣上说过,您必须留在宫中静养,否则、否则……”
“否则就杀了我?呵,我本来就是将死之人,以为我会怕?”
韩少蕴不以为意,像一株柳树般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那张绝世的脸白的似雪,弱柳扶风。
刚走了两步,喉咙涌上一股血腥味,他想咽回去,却耐不住喉咙的刺痛,“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千重扶住将要跌倒的韩少蕴,大叫道:“御医!快传御医!”
…
山间的夜晚不是人能忍受的冷。
暗卫将一件斗篷披在杨小晚身上,“夫人,小心夜凉。”
早前他护送村民退散时,白忆瑶递给了他一个包袱,里面是衣物和干粮。
暗卫把包袱交给了杨小晚,结果她一心扑在监察上,根本没打开看过,他觉着天寒,便擅自取了斗篷出来。
若是夫人生了病,爷一定会很伤神的吧?
就是不知现在外面怎么样了,千灯镇被毁,原先的联络方式也被切断了,他们现在人手不足,不敢分出一个去传消息,只能这样耗着。
杨小晚说了声“谢谢”,目光盯着山下。
这群叛军进了杨家村后,如蝗虫过境,席卷了村里所有粮食,田园全被烧毁践踏。
村里剩下的粮食少得可怜,他们显然也发现了不对劲,开始派兵卒进山打探。
因为不熟悉地形,他们浅浅地搜了两次就撤了回去。
但杨小晚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叛军不走,村民们迟早会被发现,而且囤的粮食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今夜,他们决定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