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64:失踪

宣和十六年腊月初四,齐王因联合朝廷要员无视法度卖官鬻爵获罪,被贬为庶人,终身监禁在天牢。

顾行舟审案有功,加之先前在越州平叛屡立奇功,加封“安远军节度使”,另赐珍珠一斛。

下朝不久就下了雪,谢有青剪了几支梅花回来插在瓶子里,她正抱着瓶子看屋子里哪处位置最合适,就听门声一响,是顾行舟回来了。

“今天回来得好早。”她说。

又忽然看到随后跟进来的蒋成手里托着一只金盘,盘内放着一斛珍珠,不由一愣,“怎么带了这么多珍珠进来?”

“是官家赏赐。”

这时候才注意到金盘内衬着的是绣了龙纹的缎子,她将手里的花瓶放在一旁的小几上,然后问顾行舟,“官家为何要赏你?”

顾行舟示意蒋成将东西送出去小心供奉,然后将事情同她说了。

“所以……齐王进了天牢,殿下加封节度使,看上去……是最好的结果。”

“原本以为倒了齐王,后面就会轻松许多,但如今看来……”顾行舟说到这里摇了摇头,“我一直在想,太子在这件事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究竟是他隐藏的太深,什么把柄也抓不到,还是这一次他自始至终就没有参与进来,而是隔山观虎斗?”

===

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做的太子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提议将外放三年之久的齐元长召回京中。

这个提议一出,群臣都震惊了。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一些老臣,他们的理由很简单,齐元长并无所长,宰相任内除了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就是一些华而不实的建议,若是将他召回京中,下次上朝,他们就抬着棺材来。

但也有几个人是支持的,理由是齐元长任职期间虽然偶有不足,但也算是稳中有进,不能一杆子全部打死了。

余下的自然就是中立态度了,回来也行,不回来也行,全看宣和帝的意思,他们的理由也能站得住脚——齐元长被贬外放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们习惯了。

而陈络之——现任宰相,对此却没什么反应。

有人将话题往他身上引,“陈相呢?陈相怎么说?”

这句话成功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了陈络之身上,毕竟齐元长每次回京都会重新回到宰相的位子,陈络之就是在这一次顶上来的,就连宣和帝都很好奇他会如何回答。

结果陈络之却只说了一个字,“然。”

“然”这个字着实意味深长,有人认为陈络之用这个字在表达自己的不爽,有人认为陈络之累了,想退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更多的猜测,这些猜测……一时半刻不能赘述。

关于要不要召回齐元长,短短的早朝并不能给出什么确定的结果,但……宣和帝在下朝之后单独召了陈络之去御书房。

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了然的目光。

===

“十六郎觉得,这次齐元长会被召回来吗?”燕王与顾行舟一前一后走出来,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顾行舟转头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道,“王兄应该更有经验些才是,王兄上朝时日久,与齐元长打交道也有好些日子了,这样的场面想来也是经历过,怎么如今却忽然想起问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