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五章 表彰大会

看着毕佳兰离开的背影,耿少卿忽然觉得自己很可笑。

上一世拿下几百万上千万的订单犹如家常便饭,但是也从未像现在这么开心过。

自己这是怎么了?对自己的要求已经降到这么低了吗?刚刚赚到一百块钱就高兴成这样了,耿少卿实在不敢苟同自己现在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第二天一大早,毕佳兰和耿少卿早早的将茧子从屋子里抬了出来,等待丝厂派来的货车,没想到镇上突然响起锣鼓声,很快便看见一辆军绿色的货车敲着锣,打着鼓,还拉着鲜红色的大横幅——耿少卿“台川县养蚕标兵”。

“这什么情况?这么隆重的吗?”毕佳兰有些惊喜的说道。

如此一来,不光是玉皇镇,恐怕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耿少卿和毕佳兰养出好丝,赚到了钱,看热闹的、跃跃欲试的村民们纷纷跟在大货车后面,一路小跑着朝耿少卿家去。

“这刘书记简直太鸡贼了。”耿少卿咬着牙,不悦的说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毕佳兰一副早就看透全局的样子。

“好像你早知道会这样,早有准备似的?”

“我不知道呀,但是现在知道也不晚呀。”毕佳兰扭头看了一眼有些焦虑的耿少卿说道。

“怎么不晚呀?晚了,现在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往后养蚕的人肯定不少,往后这桑叶肯定吃紧。”耿少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要说我早就料到这一天了,你信吗?”毕佳兰自信满满的说道。

“我信不信有什么关系?下一波丝厂可跟咱们要了一千斤蚕茧,我们拿什么来养?就算现在种桑树也来不及呀。”

“所以呀,从一开始我就种了一大片,就在我们的柴山上,现在已经长满桑叶了吧。”

“你说真的?”耿少卿欣喜的看着身旁得意洋洋的毕佳兰,好一通夸赞:“刮目相看呀,小姑娘远见卓识呀。”

锣鼓声越来越近了,挂着大红花,打横幅,缓慢行驶的卡车就在村口了,刘书记领着玉皇镇的领导班子,在车厢里站成一排,卡车背后跟了一大溜的围观群众,卡车稳稳的停在耿少卿家里的院子里。

“玉皇镇的父老乡亲们,今天我很荣幸来到这里为大家宣布,咱们台川县养蚕先锋,耿少卿和毕佳兰。

耿少卿刚刚来我们玉皇镇也不过两个月时间,不过人家好歹是大学生,养出的蚕就是不一样,这蚕丝质量在整个台川县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丝厂收购的价格也是最高的。”刘书记站在大卡车上,特别自豪的说道。

“数量上也创下了台川县单张养蚕的最高记录,平均每张蚕种收获五十六斤左右。”丝厂的人补充道。

耿少卿很明白刘书记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向大家表明自己当初留下他可不是因为一点糖一点茶叶,而是真正看中他是个人才;二来就是要号召大家养蚕,提升自己的政绩,同时暗示大家向耿少卿学习。

不仅如此,刘书记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卖蚕的收益,两百零一块七毛两分钱一张一张数给耿少卿。

“刘书记,您真是太抬举我了呀!”耿少卿苦笑着附在刘书记耳边说道。

“你是模范是带头人,必须高调一点,再接再厉。”刘书记笑着拍了拍耿少卿的肩膀,又扭头看着毕佳兰笑了笑。

“看来是真的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挣了两百块,相当于我们半年的工资,这也太赚钱了吧!”底下的村民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就是呀,一张蚕种养出五十六斤,怎么可能,我们镇上谁还没养过蚕?最多也就三十多斤,五十多斤怎么可能。”

“我看呀,一准是刘书记跟耿少卿联合起来骗人的。”

“难怪毕佳兰那个时候放着好婆家不嫁,非要养蚕读书,他们肯定一早就串通好了。”

“你养不养?”

“我才不养,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盛大的“颁奖”仪式结束后,耿少卿坐在门槛上,看着巴巴的守在他跟前的毕佳兰说道:“你的分红有六十,不过,为了你的安全,我决定只能给你十块,五块钱拿回去交公,还有五块钱留着交学费。”

“那我吃什么呀?”毕佳兰觉得莫名其妙。

“吃我呀,吃我不用你花钱,那五十就当做是你正式入股,在加上你的技术,从今以后我们五五分账。”

“我马上开学了,想吃你也吃不到了,你还是先把钱给我吧,我自己拿着保险一些。”

“你看啊,现在我们势头这么好,必须趁热打铁,大赚一笔,我昨天晚上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把这个房子全部拿来养蚕,最多能养二十张,你算算二十张该是多少钱?一千多块钱,有了这一千多块钱我们就能干更多的事情。”耿少卿说得天花乱坠。

“你说的是不错,我也想继续养蚕,但是我的学习怎么办?”

“刚刚你没有听刘书记怎么介绍我的吗?大学生,我可以在家里给你上课,免费给的。”耿少卿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盯着毕佳兰犹豫的表情,一挑眉说道。

“那我还交什么学费呀,这名也不用报了呀。”

“报名是为了今后高考有名额,还有书本费呀。这样后天我陪你一起去报名,跟老师请假,到时候你就说……”耿少卿附在毕佳兰的耳边说道。

这天中午毕佳兰回到家张淑珍和毕顺明对她格外的热情。

“佳兰回来了?洗洗手吃饭。”张淑珍对她可从来都没有这么热情过,今天却意外给了她一个笑脸。

但是在毕佳兰眼里却觉得有些毛骨悚然,俗话说反常必有妖,张淑珍今天的行为可不是反常能够形容的。

“我已经吃过了,你们吃吧,妈,爸,这是上个月我给家里的补贴。”毕佳兰拿出五块钱放在饭桌上。

“洗手吃饭,我们一家人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这些都是我专门给你做的,恭喜你成了县里的养蚕标兵。”张淑珍满脸堆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