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四章 匆匆一瞥

“少卿哥,你不送我去学校吗?”毕佳兰疑惑的问道。

“学校你就自己去吧,公司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办呢,黎叔会送你去的,好好考,别给我丢人啊。”耿少卿故作淡定地喝着咖啡,看着报纸。

毕佳兰不太高兴的嘟囔道:“改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全做了。”

“黎叔,我们走吧。”

听见门口汽车启动,开走的声音,耿少卿立刻放下报纸,急匆匆地跑回房间,换衣服。

“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在干什么。”廖一然站在二楼看着耿少卿那莽撞的样子,叹气道。

“估计少爷没有告诉少奶奶,她今天考试的学校是自己家里的,少爷也真是,干嘛非要这样为难少奶奶。”王婶站在廖一然背后,不解地摇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我们已经看不懂了,,不管他们了,我和老夫人的东西收拾得怎么样了?”廖一然问道。

“都差不多了,只是老夫人和您的药,要过几日才送过来。今天早上我也打电话通知了刘管家,她今天就安排人收拾海边的别墅。”

“好啊,好呀,这一晃都二十年了,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该好好享享福了,这摊子就交给年轻人去折腾吧。”说完廖一然看了看这华丽丽的古堡,抬手示意王婶回房间。

耿少卿换好衣服匆匆下楼,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早就已经侯在门口了。

“少卿哥,早上好。”

“小黎,你这么快就回来了?”耿少卿见到小黎十分高兴,有了这个左膀右臂,自己终于可以火力全开了。

“您召唤我,我当然得快马加鞭的赶回来。”

“快,现在赶紧去学校。”

耿少卿话音刚落,车子便稳稳地飞了出去。

这样的速度耿少卿很是满意,一边从兜里掏出一份演讲稿,一边问小黎:“养殖场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吧?”

“您放心吧,我给养殖场装了电话,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掌握,再说向阳毕竟是您亲自挑的人,亲自教导领进门的,悟性高着呢,历练历练是好事。”

耿少卿念了几句,又停下来回复道:“这倒也是,向阳还是很有潜力的,不过人是你嫂子选的。”

这话在小黎听来怎么听都觉得有一股酸酸的味道,也不敢搭话,片刻又听见耿少卿的声音。

“之前想把重心放在那边,所以让你过去,但是我们本来就有个现成的生态园,所以让你赶紧回来,我知道你一直想动庄园,现在机会来了。”

“老夫人和夫人同意吗?”小黎担心地问道,毕竟之前就是夫人一直不同意,之后便没有敢提。

“现在只要少奶奶同意就行。”

小黎从后视镜中看着耿少卿,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他还是第一次见少卿哥如此柔情的一面。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学校。

“别熄火,在车上等着我,我去看一眼就走。”耿少卿说完这才下了车。

看门大爷看见校长的车,也是一阵紧张,生怕怠慢了,赶紧开了门,又急着给副校长打电话。

“不用告诉他们,我进去看一眼就走。”耿少卿拉着看门大爷的手笑嘻嘻地说道。“那个今天参加入学考试那个女生在哪个教室?”

“好像在教务处办公室。”

“谢谢。”说完耿少卿便急匆匆地跑了过去。

其实毕佳兰也不过刚刚坐进考场,试卷还没发,百无聊赖地在桌子前转着笔。

耿少卿看着她拿着卷子,认真地做起来,这才放心地离开。

毕佳兰看着卷子,上面的题都很熟悉,感觉都是自己曾经见过的,而且都是少卿哥曾经给她讲过的,毕佳兰不禁疑惑难道少卿哥以前也是在这里上的学?不过他这记忆力也太好了吧,这么多年还把这些题记得那么清楚。

小车开罢毕佳兰还是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考卷上,而耿少卿匆匆忙忙赶回公司,应付一大堆记者和工商执法的检查。

“少卿哥,需要我下去处理一下吗?”小黎皱着眉头道。

车在工厂门口刚刚停了下来,便有一大群记者都围了上来,耿少卿不慌不忙的对小黎说:“不用,这边的事情我来处理,你现在去公司帮你爸整理一下庄园的概况,一会儿我过去找你们。”

说完,耿少卿将演讲稿叠好装进口袋里,泰然自若地走下车,记者一窝蜂地将耿少卿围了起来,不过80年代的记者和21世界的记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毕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虽然有些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讲理的,还是会分青红皂白,不会毫无底线地乱写一通。

“耿少爷,听闻耿氏日化剥削工人,日夜不休地赶工,导致工人疲劳过度,失去劳动力,您有什么解释的吗?”

“耿少爷,您失踪那三个月去了哪里?还是真如传闻那样你们耿家的男人都活不过四十岁,难道您也生病了?”

“耿少爷,听说耿氏日化目前除了正在完成的订单,并没有接到其他订单,如果生产线一旦停产,几千号工人该怎么办?之前董事长的许诺还算数吗?”

记者们七嘴八舌地问道,屡次想要开口却都被记者的提问打断,闪光灯不停地在耿少卿眼前闪烁,他抬起手稍微挡着脸,穿过层层记者,耿少卿转过身看着诸位示意他们停下来。

“大家刚刚的问题,对我们耿家来说都不是问题,首先耿氏日化的生产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管理模式从未改变过,我敢说京市80%的家庭,都在耿氏日化上过班或者正在上班,我相信在京市,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我们生产线的工作时间,剥削和赶工一说根本不存在。”

“另外,大家说得没错,耿氏日化除了正在做的这一批订单,并没有其他订单,不是因为我们接不到单子,而是我们不接,因为日化线将进行扩建和升级,今后日化线的产品种类和品质都将升级,一年之后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耿氏日化呈现在大家面前。当然这一年耿氏日化的员工将有其他工作,同时像之前董事长说过的一样,我们还将面向社会招牌能人志士,开拓全新的商业格局。”

耿少卿话音一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部分记者对耿少卿的说辞还是深信不疑的,工厂内闻声赶出来的员工们听到耿少卿这样的回答,也十分满意,对他们来说这份工作关系到一家人的死活,能有工作有收入,至于其他的他们听不懂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