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7章 不鸣则已

很少人知道,他与张老三等人是同期的学员,曾经跟随老板在江南深山进行过艰苦的特训,之后又参加了南唐的行动,在众多学员中,他一直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但一直能与同期学员保持一致的步调,因为未能参与西北之行,他才被彻底的甩到后面。

那时候他接到家中来信,母亲病重,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带他长大不易,不得不放弃了参与行动。

然而,母亲的病症未能康复,最后还是撒手人寰了。

等他办完家中丧礼,再次归来时,昔日同袍已经飞黄腾达。

卢大康一直在韬光养晦,以他的军衔本来可以到地方做个小头目,但是他并不甘心,这云云天下,兴许要发生巨大的转变。

前一阵子,他就看到许多组织骨干撤离了汴京,尽管上级对此讳莫如深,但卢大康还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消息。

首先,撤离名单上赫然有苏主编,周管事这样大人物的名字,这就意味着汴京可能发生了某种变故,极有可能隐匿着危机。

在数以万计的疏散人员中,有一部分去了长安,另一部分人前往南唐,少部分就地蛰伏。

很多人只是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调动,但卢大康却很清楚大宋的格局或许即将迎来一场巨变,组织未雨绸缪,在调整组织构造。

许久之前,也许很多人都忽略了江南水泥厂开设的消息,但是卢大康没有忘记。

他很清楚水泥在河道维护,道路修建,乃至房屋建设都有很广泛的使用。

在江南的投入和使用只是一次实验,老板真实的意图是通过实践,培训出有能力的工程队,这批工程队员果然很快的消失了。

不过此举并不影响卢大康的深入分析,此后,他留意到两件无光紧要的事,一是老板身边的光张管家去了江南,接替老管家的职务,成为江南水泥制造的负责人。

另一件事就是鬼师去了长安。

紧随其后的就是汴京城召开的拍卖会,说得善款将用于长安的运河维修,这是石锤的事情,众所周知。

以上事例,让卢大康看出,老板已经转变了思路。

前期的隐龙会,必须与朝廷站在一起,快速成长,同时向朝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隐龙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中间却发生了几件大事,让皇室与组织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这便是隐龙会转变的契机。

如果他猜的没错,未来的隐龙会会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专门与俗世王朝接轨的部门,总部在长安,另一部分人将追随老板,踏上更加惊险刺激的未知征程。

前天下发的志愿书就印证了他的猜测,有意思的是两处都是长安,可南北长安城的选择将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上一次,他错过了机会,这一次自然不会在错过。

根据卢大康的判断,老板急于疏散隐龙会骨干,必然是提前察觉到危险,有力的信号就是朝廷的转冷的态度。

也许事情远比他判断的还要恶劣。

卢大康认为当下的汴京危机四伏,老板将面临最为头疼的三大问题。

首先,老板的身份问题,注定了他难以脱身,因为羁绊太多,顾虑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出意外老板应该暂时不会来开汴京。

如此,会给隐龙会留下莫大隐患。

首先,中枢运转是时刻围绕着老板进行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有人员背叛,或者某次行动被扇密院察觉,都会给老板带来灭顶之灾。

归根结底,问题的核心在西北,于是他前几天私自拜访了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