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长风跟在丫头后面,看着丫头扭动的腰身,十分有喜感。
随口问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长得如此可人,实在让人羡慕。”
“我叫喜儿,是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
喜儿昨夜已见过化长风,对化长风的问话也不觉得非礼,反而十分崇拜化长风。因为能独自受皇后接见的,化长风是第一人。
“喜儿妹妹,皇后此院一共有多少侍女?”
化长风还是很好奇,因为此时院内有几个侍女正在洗衣,也有的在晒草药,还有的在修剪树枝。
“一共十二个,四个帖身侍女,算起来并不多,我只管堂屋前面,后面就由庆儿带你去吧。”
喜儿说完,向前一指,一个标志的丫头已站在堂屋边上,微笑看着化长风。
“化公子请!”
庆儿向化长风一揖,而化长风也回之一笑,回头看了看喜儿道:“谢谢喜儿妹妹,有劳庆儿姐姐带路。”
庆儿十分有礼却并不走前面,只是走在化长风一侧,如此方能显示客人的身份。
主堂屋后面,也和前院一样,有一个花园。
可这个花园看起来比前面要大,而且也十分宽阔。除了正常的亭台楼阁穿廊屏风之外,这个后花园,有几片金色的菊花地,像一片片黄色的地毯,冒着白色的雾气,花叶上还沾着露珠,显得十分娇艳。
当然花园里还有一些难得一见的奇花,有的开放,有的已经凋零,化长风也并不认识。
顺着一条小径,前面一个八角小亭若隐若现,半面假石山,玲珑有致,石山通体白色,曲线柔和,有若一个沐浴的姑娘一般。
这是太湖石,十分有名,能形成不同的姿势,而且此石有如汉白玉般,却没有玉石那种娇羞之态,反而十分大方,让人观之不仅赞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
绕过假石山,小亭子的真容就可以一览无遗。
萧皇后端坐亭中,玉手轻挑,在桌面上的古琴上飞扬。
一声声悠悠的琴声,像是融在这秋日的清晨里,唤醒着小院中的一草一木,让人听之感怀,见之不愿惊动。
化长风停下脚步,想分辨一下这古琴为何曲,可这脑海里却并无记忆,这十几年求学生涯几乎都把时间放在备考之上,从来也不敢捉摸声乐,甚至连唱歌都是一种奢想。
可比较有名的几首还是听过的,比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凤求凰》。可这一首却让他有些为难,有点像《春江花月夜》,然而他又想,这朝代不符,大隋的时候该还没有春江花月夜此曲,就连诗都没有。
正在踌躇之间,庆儿也不敢惊扰。
“长风公子,为何停步不前,难道是我的琴声入不了法耳吗?”
化长风一听,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失礼了,急行几步,在亭下准备下跪行礼。
一边的庆儿赶紧扶着化长风,不让化长风跪拜。
“你好生奇怪,昨夜已说明,你不必跪拜,为何今日又忘了,快上来吧,不必拘礼。”
化长风一听,知道皇后生气了。
若是自己如此拘于礼节,反而让皇后不快了,同时也让她瞧不起自己。
化长风扯了扯裤角,大步走上小亭,站在一侧。
小停内有两个丫头在一旁伺候,见化长风一来,急为他酙好茶水。
“听闻皇后娘娘能卜先知,今日难道早就算到小子会来拜访,实在让小子佩服。”
化长风一时也找不着合适的话,只得轻言轻语,毕竟皇后娘娘才提手离琴,而琴声犹在小院内缭绕。
“你们退下吧。”
萧皇后并不回答化长风的话,而是看了看两个丫头。
“娘娘。”
两个丫头同时跪下,对此似乎觉得是自己做错什么。毕竟主子使离下人,说明下人已经碍事。而对于她们的主子来说,从来也不会让帖身丫头离开,因为还没有什么事能让皇后娘娘有顾忌。
况且她们作为皇后娘娘的贴身丫头,还负责着保护皇后娘娘,特别是有陌生客人的情况之下。
“两个傻丫头,刚才你们难道没听见化公子所讲,我与化公子是旧友,有长风公子在此,天下怕还没有人敢伤害于我,你们放心去吧。”
化长风一听,到是心里惶恐。未曾想萧皇后对他如此看中,脸上也是透着笑意,看着两个疑惑的丫头,有些不舍的离开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