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话说着,陈阳把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隐晦地扫了一眼祁同伟,挺翘的睫毛微微颤了颤。
登记好名字和专业,祁同伟亲自把她们送上了学校迎新的校车。
没想到啊,你小子竟然认识这么漂亮的学妹!回去我一定要和胖子他们唠嗑唠嗑。蒋苏杭目送着校车远去,凑到祁同伟跟前,倒了倒他的肩膀。
祁同伟回过头来,心情很好地瞅了他一眼。
蒋苏杭摸着下巴,看着面前满面春风的兄弟,略显遗憾地开口,可惜,只有一个学妹是我们院的,要是三个都是,那该多好。
蒋苏杭脑子里不由得浮出一副画面,三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儿,漫步在法学院的梧桐大道上,秋风吹起片片落叶,仿佛能嗅到一缕淡淡的幽香。
祁同伟扫了一眼满眼沉醉的兄弟,朝他肩膀就是一拳,滚蛋!
火车站距离学校并不太远,半个多小时,就到站了,还没下车,就听到外面热热闹闹的喊叫声。
法学院的在这里!
各位学弟学妹,历史与社会学院欢迎你!
新闻传播学院的看过来!
文学院!文学院!
清如透过窗户看着拿着大喇叭群魔乱舞的学长学姐们,胸腔里那颗渐渐苍老的心,忽然砰砰跳动了起来。
发什么楞,走,我们下去。清如正趴在窗户上往下看,高小月直接把她从座位上拽了起来。
因为她的磨蹭,姐妹三个反而落在了最后,搞得像是压轴一样,双脚刚刚落地,人群就是点燃了引线的爆竹,哄一下炸开。
学妹是我们物电学院的。一位戴着眼睛的男生,忽然拿起喇叭大喊了一声,然后挤开人群跑了过来,伸手就要拿清如的包,嘴上笑眯眯地问道,学妹,是哪个专业的?
清如拖着行李箱的手,下意识地朝后一收,嘴角噙着一丝浅笑,礼貌地开口,学长客气了,我是学新闻的。
话音刚落,就见左手边挤出来几个男生,一边挤一边喊,新闻在这里,新闻在这里。
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路,李朝阳领着几个兄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来。
学妹们好,欢迎加入我们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朝阳美滋滋地开口,说着招呼身后的男生帮忙提箱子。
我不是,我是考古学专业。高小凤眼见着男生要提她的箱子,赶紧张嘴解释。
我是法学院。高小琴也紧跟着开口。
随着她俩话音落下,人群又热闹了起来,之前喊物电学院的眼镜男,幸灾乐祸地说道,我就说嘛,便宜不能全让传播学院的那帮小白脸占了!
是啊,是啊。挥舞着土木工程红条幅的学长,笑呵呵地附和,然后羡慕地看了一眼左边的法学院,又偏头看了一眼右边的历史与社会学院,深深叹了一口气。
因为专业不同,学院不同,宿舍也不同,三姐妹不得不分道扬镳,约好了见面的地点和时间,清如包袱款款地跟上了自家直系学长的脚步,因为学费提前打入了学校发的银联开,所以直接省了排队缴费这一个步骤。
学妹叫什么名字?李朝阳拉着清如的箱子,一边不着痕迹地套近乎。
清如收回四处打量的视线,笑道,我叫高小月。
高小月?李朝阳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脚步一顿,双眼蹭一下亮了起来,不由自主地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指着清如,你你就是那个高考状元?
清如没想到前面的男生忽然停了下来,还好她反应快,刹住了脚步,胡乱地点点头。
真的是你?说完,李朝阳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亭亭玉立的少女,自个儿喃喃自语起来,嗯,跟报纸上印的照片挺像的。
清如没开口,无奈地耸了耸肩。
高学妹,你考那么高的分,怎么不去华大?李朝阳问出了心底的疑惑,当然,这不仅是他一个人不明白,而是整个新闻专业全体师生共同的心声。
堂堂汉东省的文科状元,竟然没选择华大,反而选了一个在政法大学并不出名的专业ashash新闻学。
李朝阳没有贬低自己专业的意思,他只是就事论事,汉政的法学专业是没得说,但是新闻专业真的很一般。
要说国内最好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非传媒大学莫属,那里不仅有最优秀的师资,还有一批热爱和探索新闻的学子,学术氛围浓郁,资源丰富。换句话说,那里才是做新闻最好的平台。
话音落下,清如脚步顿了顿,她完全弄不明白,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
分数不是问题,关键是我比较喜欢这里,山清水秀,京都能比吗?
李朝阳听她这么说,不由自主想起,昨天晚上在京城上大学的好友打给他的一通电话,据说这几天大西北的沙尘吹过来,京都漫天都是灰尘。
想到这里,李朝阳抬头看了一眼头顶上的天空,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空气里还能嗅到桂花的香味。
两相一对比,李朝阳觉得她说得没错,京城的空气确实没有汉东好,再瞧瞧自家学妹嫩白的脸蛋,幸亏没去京城,要不然哪有现在这样水灵灵的美人。
俩人走一路聊一路,李朝阳一直把她送到宿舍门口,临走之前,清如要了他联系方式,等这边忙清了,怎么也得请人家吃一顿饭。
汉东政法大学的宿舍是六人间的,清如扫了一眼门牌上的编号312才抬脚进去。
房间的格局看起来不错,一溜的高低床,不过三个下铺已经全被占了,她只能选了一个靠窗的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