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花国牡丹城有一倾城绝色之女,名唤红药。
父亲曾是三品武职京官,因贪腐一案被革职入狱。秦家男丁被发配充军而后院的女眷则充为官妓,一夕之间,秦家上下门庭凋零,唯有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幼女被奶嬷嬷放入盆中顺水飘走,才免于堕入风尘的劫数,这也许是不幸中的大幸。
这女娃娃后来顺水漂流到一位姓孙的乐人手里,她亲自将这可怜的女娃带回擅乐司抚养,取名为红药,亲自教授乐理乐器及舞蹈。
红药的音乐天分极高,一首曲子在孙夫人的讲解之下,她便能很快的悟下来,练过数遍之后便能倾情演奏并善于谱新曲。
二六年华那年秋分,红药携带着丫头解语到城外的般若寺烧香求佛。于一处幽僻处见台阶上青苔点点,白露泠泠,不禁想起戏曲里的一句词来。
“点苍苔白露泠泠,幽僻处可有人行?”才刚念罢,便不由得一阵伤感。
“小姐才貌倾城,心地又善良,相信不久后便能寻觅得一位如意郎君。”解语搀扶着她缓缓得走下台阶道。
解语是红药的贴身丫头,亦是解语的知己。一年三百六十日,幸好有她相伴,浮生才不至于太过寂寥。更因为有她,自己的心事亦不至于无处说去。
红药娇嗔着瞪了红药一眼,言语中却没有责怪之意,两人亲密的就像是同胞姊妹一样毫无芥蒂。
“姑娘,你的手帕掉了。”身后传来一阵清润的声音。
红药回过头去却看见一位身子白色衣衫的儒生,手中拿着一块绣着芍药的白色绢帕喊住了掉了东西,却毫不知觉的两人。解语下意识的在红药跟前挡了挡,她上前一步接过帕子冷淡的说道:“谢谢公子,这正是我们家小姐丢掉的那一块,幸而是公子捡着了。”
那公子温温一笑,白皙的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似是盛了酒会醉人一般不禁让红药红了脸。
“噢,小生唐突不知是小姐之物。”儒生走上前来深深的给红药作了一揖,说。
红药微笑着摇了摇头,“多谢公子。”
“这手帕是女儿家贴身的贵重之物,还请姑娘千万莫要再丢了。”说罢,儒生对着红药浅浅一笑,便先行离去。
红药将那块绣着芍药的手帕拿在手里,空气中是萧瑟的秋之气味。在这萧瑟伤感的时节,红药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
看着红药飞红的脸,解语这丫头岂会不知红药的心事?于是一边搀扶着红药下了台阶回了擅乐司。
那人的俊俏温润的模样时常会出现在红药的脑海之中,看着窗外一片秋梧叶在枝头脱落,在空中打旋落到地上,发出轻盈的声音。红药只觉自己的心在悸动着,竟盼望着还能相见。
人海茫茫,相见时难别亦难,不过惊鸿一面罢了,哪里去寻他的消息?于是红药便会时不时的叹息。解语看着自家小姐一会儿愉悦一会儿蹙眉伤感的模样,便打定了主意派随侍红药的小厮去打听那儒生的来历。
“小姐,你道那俊俏公子是谁?”解语古灵精怪的看着红药,神秘的问道。
红药有些许脸红的佯装不知,“什么俊俏公子?”
“小姐当真不知么?”解语再问道。
红药放下了手中的针线,而后别过头去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等着红药亲自说出来。但是许久之后,屋内也没有一声声响。红药蹙眉回过头去,却见解语只管自顾自的当起了无事人来做针线。
她焦躁的问道:“你怎的不说了?”
“小姐既然不知道那俊俏公子是谁,那红药可有什么可说的么?”娇俏的解语平静的说。
“你你你……”红药又急又臊的跺脚,不知该如何出口。
解语看着她这不安的模样偷偷的笑了笑,而后出了外间端上了一杯茶来递给红药笑着说:“喏喏喏,公子复姓上官单名一个修字,玉簪郡人士。因祖父之后到他这一代门庭衰败,于是这上官公子上京赶考来了。因淹蹇住了,在这般若寺里暂时安身呢。”
红药心中暗叹,当日瞧他那形貌,怕不是久待人下之人,将有一日定能抟扶摇直上青云。
“他可有家室么?”红药问道。
“唉,上官公子曾与家乡的某一大户人家小姐定过亲。”解语故意放慢了语速,留意观察着红药的神色。
“啊?”红药听罢有些许失望。
只见解语复又掩嘴一笑道:“瞧把小姐给急的,那上官公子因为家道中落,所以被那大户人家给退了亲。去年上官夫人病逝,他发愿要上京来博得一功名,风风光光的回乡呢。”
红药暗笑大户人家有眼不识金镶玉,他们又怎知上官公子会一生落魄没有蟾宫折桂的一日?却又苦了那上官修,一个人在繁华的京城里,孤身一人举目无亲。
“小姐?”解语碰了碰发呆的红药。
红药回过神来,脸已经布满了红霞。解语笑道:“若是小姐有意,解语愿意做那红娘,为小姐你牵线搭桥。”
“死丫头,你要如何牵线搭桥?”红药道。
“既然那上官公子寄身于般若寺,小姐何不经常于般若寺里走走?二人熟悉了下来,也许事情就成了。”解语说道。
红药迟缓的点了点头,一连数日去般若寺,总能如注定一般遇见上官修。
就这般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了,两人经常约见于般若寺后寂静无人的寺院后,在一棵姻缘树下喝茶,谈古论今。红药更多的是听上官修诉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修哥哥何必自苦?明年定能高中。”红药总是这样安慰着。
上官修听到此话总是淡淡一笑,但是他的眉眼之中却增添了许多的伤感。并非是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不肯定,而是觉得直上青云是一件特别漫长且煎熬的事情。但是十年寒窗都能熬过,便在这佛寺清净之地再苦读诗书文史一年又如何?更何况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