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章 阿拉善大阏氏

昏暗潮湿的监牢里弥散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凶神恶煞的犯人们早已在凌冽的寒风中屈服,成了一具具只懂得呻吟的行尸走肉。

便是在这凄凄悲惨的哀嚎声中,飘扬着动听的歌声。歌声婉转悠扬,似有抚慰伤痛的魔力。那是暴雨后的第一束阳光,勇敢地驱散了整日的阴霾;那是山林间淙淙泉水,涤荡着泥垢的暖石。渐渐地,牢房里安静了下来,平缓的呼吸声好像在附和唱歌的女人,听她诉说着心事。

歌声传出地方是一间阴气森森的牢房,牢房的墙壁上刀痕斑驳,似乎揭示着曾经住在这里的囚犯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打斗。唱歌的女人盘坐在草席上,凝望着不到尺宽的窗子,风雪像是冒失地孩童跳了进来,在月光氤氲中奔跑着,跳跃着。

天籁的歌声环绕在牢房里,女人伸手够着那些轻舞的雪花,紧紧地攥在手中,直至雪片化成了冰水,这才涂抹在有些泥垢的脸上。她很爱惜自己的容颜和一头长发,动作十分的轻柔,也许是怕常年劳作已经爬满茧的手不小心间划破了她这一生仅有的端庄。

不知过了多久,歌声停了,女人终是将自己收拾得非常干净。若说时光无情催人老,女人自然是躲不过衰老,但即便是岁月在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却也无法掩藏她曾经拥有过绝代美色的事实,更甭提她骨子里透出的那份雍容高贵。

沉浸在歌声中禁军们,带着些许不解转头看着女人。当他们看到女人鲜有的端庄时,竟是讶异的面面相觑,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惋惜之情,最终在三两声叹息中,又回头坚守着岗位。

或许,这些把守在牢房门前的禁军已经察觉到了不对,但也难以说清女人那一抹笑容究竟有何深意。

黑夜多是苦闷的,有些人还是难以独自面对。一道冷漠的声音无情地撕碎了这里的宁静,声音的那头是一位中气很足的男子,只不过任谁都能感觉到,男子声音中的那份冷漠并非是冲着女人,而是冲着他即将面临的死亡命运。

“你就是乌日娜?”男子冷漠地问道。

“殿下既然知道,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女子淡然地说。

“曾经有人跟我说阿拉善部的族人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是草原上最会唱歌的部族。可是那一年,阿拉善部族人很让人失望,他们的嗓音比鲜卑山的不死鸟还要难听……”

男子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之中,声音渐渐有些颤抖,也许是回忆起了瘆人的场景,倒抽了一口凉气,沉默稍许,忽地话锋一转,“若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阿拉善部最后一位大阏氏——阿拉善·乌日娜?”

“看来殿下还记得曾经所犯下的罪孽?没错,我就是阿拉善部的大阏氏。”

乌日娜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任由嘴角的抽搐毁了她想要保持的端庄,她继续说:“阿拉善部族一向与世无争,他们只不过是想与海洋为伴,在歌声里平静地终老。他们是多么善良单纯的人呐!当你们出现时,他们原以为迎来的是一群来自远方的客人,却没想到你们这群野蛮人比恶魔还要可怕!”

“是你们……是你们铁骑踏碎了那片净土,毁了阿拉善部。我好恨,恨不能杀了你们这些刽子手,替死去的族人报仇!”

乌日娜声嘶力竭,泪水像是断线的珍珠,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不过很快,她又再次克制地平复心情,长长地呼了一口气,优雅地擦了擦眼泪,随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男子声音传来方向。

细微地脚步声响起,男子走了出黑暗,整张脸贴着牢门,借着微末的灯光,不难分辨出,这人正是克烈的大王子,被大君拓跋力微亲手送进都城大牢的拓跋沙汗。拓跋沙汗露出了苦涩的笑容,目光有些游离不定。

“事情过去了那么久,你还没有放下,难怪你会替拓跋绰卖命。”拓跋沙汗叹声说。

“灭族之仇,换作殿下,你能放下吗?”乌日娜冷声问道。

拓跋沙汗笑而不语,倚着牢门坐在地上,偏头看着那盏油灯。火光跳动着,他的心跟着乱了起来。屠杀并非他所愿,将士以服从军令为天职,他的刀只能挥向那些懦弱无助的阿拉善人。他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许是一种报应吧?

这一刻,拓跋沙汗有些累了,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仿佛全身的精气神散尽了一般。与其整日蝇营狗苟,玩弄权术算计,承受着亲人背离之苦,他反倒是有些羡慕起那些活得浑浑噩噩的人。

有时候,看得太明白也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难怪你会替拓跋绰卖命。毒杀克烈世子嫁祸于我,如果能挑起内乱,当年那些毁了阿拉善部的人都会牵连其中,如此你乌日娜便可报了深海血仇,而拓跋绰也可顺理成章的继位,成为克烈未来的大君,好一招借刀杀人的妙计!”

拓跋沙汗贴着牢门躺了下来,面对空洞的黑暗,他笑得渗人、笑得无奈。

当年为了剿灭乌桓部,阿木尔和他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经开拔东行七十余里,眼看乌桓部就在前方,却突然接到大君的军令,命他们暂缓对乌桓部的进攻,分五万兵马西进,攻打一个从未听过的部族。

大君虽说铁血,但向来不喜用灭族这等残酷手段,一个不知名的部族凭何能激怒大君呢?拓跋沙汗和阿古拉觉得奇怪,却也并未多说什么。对阿拉善部完成灭族屠杀后,准备回去攻打乌桓部时,接到白鹭(刺候)来报,真颜部哈森大王已经拿下乌桓部。

到嘴的肥肉拱手让人,阿古拉和拓跋沙汗气恼不已,却也不好向哈森发难。事后班师回朝,拓跋沙汗几番打听得知,原来这一切都是拓跋绰捣鬼。当初他只当是拓跋绰极力想要在大君面前证明自己的才干,念在对拓跋绰的宠爱和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份上,拓跋沙汗并未多作计较。

拓跋绰当年不过是个十岁的大的孩童,竟然有如此深的臣府和阴狠的一面,连兄长都不忘算计,如今细细想来,拓跋沙汗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或许是对乌日娜差生同理心,拓跋沙汗选择隐瞒了当年屠杀阿拉善部的真相。

“殿下可曾后悔过?”

“后悔?”拓跋沙汗陷入沉默,将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人,做事又怎会瞻前顾后呢?拓跋沙汗从未想过后悔,但是面对乌日娜的质问,他还是说了一句:“也许吧。”

乌日娜偏头凝望着窗外纷飞的雪景,哼起了一首莫名的曲子。这首曲子透着轻松,也透着解脱。

“这便是来自蔚蓝之海的力量吗?”拓跋沙汗闭上了眼睛,沉浸在乌日娜的歌声中,纷乱的情绪平稳了下来,心中生出了面对死亡的勇气,不,那是对即将到来的命运审判的一种淡然。